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
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
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
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
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
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
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
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
漂泊流浪的夜晚凄凉悲苦,春寒料峭的锦浦西边。
不甘心看到花朵随水流去,可惜那白雪般的花瓣化作了泥土。
患病的眼睛嫌弃灯光太近,离别的愁绪依靠酒来麻醉。
请您嘱咐那杜鹃鸟,不要在五更天啼叫。
1. 郑谷:晚唐著名诗人,以写鹧鸪诗闻名,有“郑鹧鸪”之称,其诗多表现羁旅愁思、闲适生活等内容,风格清新通俗。
2. 律诗: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格律特点。
3. 意象:诗中“花”“水”“雪”“泥”“灯”“酒”“鹎鵊”等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花逐水”“雪成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鹎鵊”则与离愁相关。
4. 五更:古代计时制度,把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对应五更,五更大约在凌晨3点至5点,是天快亮的时候。
《锦浦》是一首充满凄苦情感的五言律诗,诗人郑谷通过对自身漂泊处境和所见所感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首先,我们从诗的题目“锦浦”来看,这是一个地名,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为全诗的写景抒情提供了背景。开篇“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直接点出了诗人漂泊的状态和凄凉的心境,春寒料峭的夜晚,在异乡的西边,这种环境更让人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接着看颔联,诗人描写了花和雪的命运,“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这里不仅仅是在说花和雪,更是在借它们来感慨自己的命运,就像那花和雪一样,美好却难以长久。
颈联转到诗人自身,“病眼嫌灯近”写出了诗人身体的不适和心绪的烦躁,“离肠赖酒迷”则表明了他被离愁所困,只能靠喝酒来麻痹自己,让我们感受到他深深的愁苦。
最后尾联,诗人把情感寄托在杜鹃鸟身上,“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因为杜鹃的啼声会让人更加伤感,尤其是在五更天即将天亮的时候,诗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离愁,更能体现出他内心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各种意象和细节描写,将诗人的流落之苦和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情景交融,将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景物描写和自身感受之中。首联“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开篇点出“流落”的处境和“凄凄”的心境,再加上“春寒”的环境渲染,奠定了全诗凄凉的基调。
颔联“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以花和雪为喻,“花逐水”“雪成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不甘”“可惜”二词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和无奈,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颈联“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从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入手,“病眼”写出了诗人的憔悴,“嫌灯近”更显其心绪不宁;“离肠”直接点出离愁,“赖酒迷”则表现出诗人试图借酒消愁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愁苦之情。
尾联“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构思巧妙,将离愁寄托于杜鹃鸟。杜鹃啼声本就哀婉,而五更天是人们最易伤感之时,诗人请求杜鹃不要在此时啼叫,实则是想逃避那令人心碎的离愁,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郑谷是晚唐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多有漂泊羁旅的经历。这首《锦浦》很可能是他在漂泊途中,于一个春寒的夜晚所作。当时诗人身处异乡,遭遇冷落,内心充满了孤寂、愁苦与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诗中通过对春夜景色和自身状态的描写,抒发了其流落他乡的凄凉之感以及浓浓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