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袖篇章谒长卿,今来附凤事何荣。
星临南省陪仙步, 春满东朝接珮声。
谈笑不拘先后礼,岁寒仍契子孙情。
龙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并马行。
曾袖篇章谒长卿,今来附凤事何荣。
星临南省陪仙步, 春满东朝接珮声。
谈笑不拘先后礼,岁寒仍契子孙情。
龙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并马行。
曾经怀揣诗文拜谒才高的长卿,如今依附贵人身旁是何等荣耀。
星光映照尚书省,陪伴您仙雅的步履;春意洒满东宫,聆听玉佩相击的清声。
谈笑间不拘泥于尊卑先后的礼节,严寒时节仍维系着如子孙般的情谊。
宫殿台阶下仪仗林立,天街暖意融融,我们一同观赏圭峰,并辔前行。
1. 职方:古代官署名,唐代尚书省兵部设有职方司,掌管天下地图、城隍、镇戍、烽燧等事,员外郎为其职官之一。
2. 长卿:指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著名文学家,以辞赋见长,后世常以"长卿"代指有才学的文人。
3. 南省:唐代对尚书省的别称,因尚书省在宫廷之南而得名。
4.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
5. 圭峰: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东南,唐代时为文人雅士常游之地。
6. 郑谷:晚唐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官至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寄职方李员外》是郑谷写给友人李员外的一首酬赠诗,诗中洋溢着对友人的感激与深厚情谊。开篇从过往的交往写起,"曾袖篇章谒长卿"既点出两人相识的缘由,也暗示了李员外的才学与人品,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今来附凤事何荣"则表达了得到友人提携后的荣幸之感,虽有自谦之意,却也道出了两人关系的亲近。
颔联转入对官场共事场景的描绘,"星临南省陪仙步,春满东朝接珮声",以"星临""春满"这样富有诗意的词语,营造出庄重而美好的氛围,既写出了官署的环境,也烘托出李员外的高雅形象。颈联则直接抒发情感,"谈笑不拘先后礼"写出两人交往的融洽无间,不被官场礼节所束缚;"岁寒仍契子孙情"则强调了情谊的深厚与持久,如同亲情一般历经考验而不变。
尾联以同游的场景作结,"龙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并马行",从官场的庄重场景转向闲暇的同游画面,展现了两人关系的多面性,既有工作上的交集,也有生活中的情谊。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将对友人的感激、敬重与深厚情谊融入字里行间,是一首颇具韵味的酬赠佳作。
全诗语言清雅,情感真挚,通过回忆与现实场景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与李员外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追溯往昔拜谒之事与如今依附的荣耀,暗含对李员外的感激。颔联描绘在官署与朝廷中的共处情景,"星临""春满"渲染出庄重而温馨的氛围,"陪仙步""接珮声"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对方的尊崇。颈联直抒胸臆,写两人交往不拘礼节,情谊历经考验而弥坚,凸显关系的融洽与深厚。尾联以同游圭峰的情景作结,"龙墀仗下天街暖"勾勒出京城的和煦景象,"共看圭峰并马行"则展现出两人闲暇同游的惬意,余韵悠长。全诗对仗工整,用词考究,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切。
郑谷是晚唐诗人,以咏物诗见长。此诗是他写给在职方司任员外郎的李姓官员的作品。从诗中内容来看,诗人曾得到李员外的赏识与提携,两人关系融洽,情谊深厚。诗作可能创作于两人共事或交往密切之时,通过回忆过往交往与描绘当下情景,表达对李员外的感激与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