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汉朝〕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写风
写鸟
写马
写人
古诗十九首
别离
岁月
游子
古诗译文
走啊走啊不停地走,就这样与君活生生地分离。
我们相距万里之遥,各自在天的一边。
道路险阻又漫长,何时才能再见面?
胡马南来后仍依恋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分离的时间日益久远,衣带也日渐宽松。
浮云遮蔽了白日,游子却不愿回头。
思念君子让人衰老,岁月匆匆已是晚年。
展开
知识点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期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的代表 诗歌反映了汉末社会动荡中文人士子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比兴手法,体现中国诗歌的象征传统 "衣带日已缓"是古代诗词中表现因思念而消瘦的典型意象 浮云蔽白日意象既写实景又寓托政治隐喻 诗歌采用女子口吻抒怀,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代言之法
展开
古诗注解
行行重行行
:走了又走,不停地行走。
生别离
:活生生地分离,指难以忍受的离别。
天一涯
:天的一方,形容相距极远。
胡马依北风
:北方所产的马依恋北风,比喻不忘本。
越鸟巢南枝
:南方的鸟在北地筑巢仍选择向南的树枝,比喻思念故乡。
衣带日已缓
:衣带日渐宽松,形容人因相思而日渐消瘦。
浮云蔽白日
:浮云遮蔽太阳,比喻小人谗言蒙蔽君主或游子心志被蒙蔽。
不顾反
:不愿回头归返。
岁月忽已晚
:不知不觉岁月已晚,指年华老去。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朴素语言表达深沉情感,开篇重复"行行"强调离别之久和路途之远。"相去万余里"从空间上,"相去日已远"从时间上,双重描写分离的残酷现实。"胡马""越鸟"两个比喻既是对游子的委婉劝诫,也暗含对人情不如物的感慨。"衣带日已缓"通过外在变化写内心痛苦,比直抒胸臆更具感染力。最后"思君令人老"将个人相思与生命意识结合,使诗歌意境得以升华。整首诗在倾诉离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女子口吻抒写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开篇"行行重行行"四字叠用,生动传达出离别之久、路途之远。诗中运用对比手法,"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通过自然物象的反衬,凸显游子应思归乡;"衣带日已缓"细腻刻画相思成疾的形体变化。结尾"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生命易逝的哲学思考,使离愁别绪具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意蕴。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汉末文人诗向抒情化、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成就。
展开
创作背景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东汉后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士人游学求宦、征夫戍卒长期离乡成为普遍现象。诗歌反映了汉末文人游学求宦、长期漂泊在外的思乡怀人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短暂、离愁别绪的深沉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汉无名氏的作品,可归入「两汉乐府」一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纷纷背井离乡,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就是反映了这种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表达了一种祈求社会安定、渴望家室团聚的愿望。由于诗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这类诗大都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这类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乱世人生观盛行时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
古诗数量:
74
名句数量:
241
作者其他古诗
1
古诗十九首
1.1万阅读
2
陌上桑
1万阅读
3
步出城东门
1万阅读
4
十五从军行
1万阅读
5
别诗
1万阅读
6
古诗十九首
1万阅读
7
别诗
1万阅读
8
古诗十九首
1万阅读
9
孤儿行
1万阅读
10
饮马长城窟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