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五绝

赵翼 〔清朝〕

只眼须凭自主张, 纷纷艺菀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 都是随人说短长。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看待诗歌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不要在文艺的园地里随意乱加评论。
就像矮子站在人群中看戏,什么也看不见,
不过是跟着别人的说法来议论长短罢了。

1. 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其诗论主张“独创”,反对模拟。

2. “五绝”是五言绝句的简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绝句的一种,其特点是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四句,讲究平仄和押韵。

3. 诗中“雌黄”一词的由来:古代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就用雌黄(一种矿物)涂抹后重写,因此“雌黄”有修改、评论的意思,后来引申为随意批评指责。

4. 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强调独立思考、反对盲从的思想。

  • 只眼: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
  • 自主张: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 艺菀:文艺园地,指文学艺术领域。
  • 漫雌黄:随意评论。雌黄,古代用来涂改文字的矿物,这里指随意批评指责。
  • 矮人看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 随人说短长:跟着别人议论是非好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五绝》。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在对待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时,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诗的开头“只眼须凭自主张”,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别人的看法,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就像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时,不能只听别人说它好或者不好,要自己去品味、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纷纷艺菀漫雌黄”则是提醒我们,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不要随意地去批评指责别人的作品,因为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评论是没有意义的。

后两句“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矮子因为个子矮,在人群中看戏根本看不到台上的表演,只能听周围人的议论,然后跟着别人说。这就好比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来自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而是来自别人的说法。

赵翼写这首诗,是希望当时的诗人们能够摆脱盲目崇古、模拟抄袭的风气,写出有自己个性和思想的作品。而对于我们来说,这首诗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这首诗以简洁通俗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文学见解。首句“只眼须凭自主张”开门见山,提出了看待文艺作品必须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观点,是全诗的主旨。次句“纷纷艺菀漫雌黄”批判了那些在文艺领域随意评论、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后两句“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用生动的比喻,将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随声附和的人比作矮子看戏,形象地揭示了他们人云亦云的可笑状态。全诗立意鲜明,比喻贴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是对当时诗坛风气的批判,也对后世如何看待和评价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生活的时代,诗坛上存在着盲目崇古、模拟因袭的风气,许多诗人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赵翼主张诗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强调诗人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这首《论诗五绝》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抨击当时诗坛上那种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不良风气,倡导独立思考和自主评判的精神。

作者信息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古诗数量:19名句数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