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逐客

韦庄 〔唐朝〕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

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两年来,我与你在湘潭一带音信阻隔,只能在花下满怀相思,饮着酒直至半醉。

还记得在竹斋的那个风雨之夜,我们相对而卧,我独自枕着枕头,与你共话江南的往事。

1. 韦庄:晚唐著名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2. 逐客:古代指被朝廷贬谪到远方的官员,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对被贬者的同情或思念。

3. 湘潭:古代重要的地名,在今湖南省,因濒临湘江和湘潭而得名,在古诗中常作为地理意象出现。

4. 情景交融:这首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思念之情融入到具体的景物和场景描写中,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刻。

  • 逐客:被朝廷贬谪流放的人。
  • 阻湘潭:在湘潭一带被阻隔,指音信不通。湘潭,地名,在今湖南省。
  • 酒半酣:酒喝到半醉的状态。
  • 竹斋:用竹子修建的书斋,代指住所。
  • 对床孤枕:两人相对而卧,自己却独自枕着枕头,形容相处的情景。

《寄江南逐客》是韦庄写给被贬到江南的友人的一首抒情小诗。诗歌开篇便点出与友人分别两年且音信不通的现实,直接抒发了思念之情。“花下相思酒半酣”一句,以乐景衬哀情,在美好的花下饮酒,本是赏心乐事,却因思念友人而显得伤感,半醉的状态更能体现出内心的愁苦与对友人的牵挂。

后两句转入回忆,“竹斋风雨夜”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场景,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在竹斋中对床而卧,畅谈江南的种种,这样的回忆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反衬出如今分离的孤寂。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实的语言将真挚的友情和深切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思念。首句“二年音信阻湘潭”点明了与友人分别两年且音信不通的境况,奠定了思念的基调。“花下相思酒半酣”则通过描写在花下饮酒思念友人的场景,将相思之情融入具体的情境中,更显真挚。

后两句“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是回忆往昔,选取了一个具体的雨夜场景,竹斋、风雨、对床、话江南,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与友人相处的温馨画面,与如今的分离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全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耐人寻味。

韦庄是晚唐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此诗是诗人写给一位被贬谪到江南的友人的作品。当时两人可能因战乱或贬谪而分离,音信难通,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相处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信息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古诗数量:495名句数量: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