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麻处士

韦庄 〔唐朝〕

却到歌吟地,闲门草色中。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

繐帐扃秋月,诗楼锁夜虫。

少微何处堕,留恨白杨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再次来到曾经吟诗作赋的地方,清静的门户掩映在草丛之中。

百年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世间万事都像落花一样化为虚空。

灵帐紧闭着,映照着秋日的月光;诗楼紧锁,只有夜间的虫鸣在其中回荡。

少微星落在了何处?只留下无尽的遗憾,随着白杨林中的风飘散。

1. 处士:古代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的称呼,在唐诗中常被提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文人的生活选择和价值取向。

2. 少微星:中国古代星官名,属太微垣,共四星。古代占星家认为少微星主掌士大夫的命运,常用来代指隐士、处士,其明暗或隐现被视为士大夫仕途或命运的象征。

3. 悼亡诗:是诗歌的一种题材,主要是指生者为悼念逝去的亲友而作的诗歌,多抒发悲痛、思念之情,此诗便是典型的悼亡诗。

4. 颔联、颈联:律诗通常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此诗中“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繐帐扃秋月,诗楼锁夜虫”便是对仗工整的颔联和颈联。

  • 麻处士:指诗人的友人麻姓处士,处士是古代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者的称呼。
  • 却到:再到,又到。
  • 歌吟地:指麻处士生前吟诗作赋的地方。
  • 闲门:清静的门户,此处指麻处士的居所。
  • 百年流水尽:以流水比喻时间,指人的一生像流水一样逝去。
  • 万事落花空:以落花比喻世间万事,最终都归于虚无。
  • 繐帐:灵帐,旧时丧家悬挂的一种细而疏的麻布帐子。
  • :关闭。
  • 诗楼:麻处士生前作诗的楼阁。
  • 夜虫:夜间活动的昆虫。
  • 少微:星名,古时认为少微星主掌士大夫之命运,也常用来代指处士、隐士。
  • :坠落,这里指少微星隐没,象征着处士的逝去。
  • 白杨风:古代墓地多植白杨,白杨风常用来烘托悲凉的气氛。

《哭麻处士》是韦庄悼念友人的佳作。我们先从题目来看,“哭”字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悲痛,“麻处士”则告诉我们悼念的对象是一位隐居的文人。

诗歌开篇,诗人“却到歌吟地”,再次来到友人曾经作诗的地方,眼前却是“闲门草色中”,曾经热闹的歌吟之地如今荒草丛生,这种景象的对比,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中。

接着颔联,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和世事。“百年流水尽”说的是人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样,终有穷尽的时候;“万事落花空”则是说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像落花一样,最终会凋零、消逝,变得空空如也。这两句不仅是在感叹友人的离去,也是在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普遍感慨。

再看颈联,“繐帐扃秋月”,灵帐紧闭,只有秋月照在上面,冷清而肃穆;“诗楼锁夜虫”,曾经充满诗意的楼阁如今紧锁,只有夜间的虫子在里面鸣叫。这两句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友人逝去后的凄凉氛围,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寂静和哀伤。

最后尾联,“少微何处堕”,少微星是代表处士的,它的坠落象征着友人的逝去,诗人问少微星落到了哪里,其实是在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奈。“留恨白杨风”,最终只留下无尽的遗憾,随着白杨林中的风四处飘散,把悲伤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素的语言和典型的意象,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首联“却到歌吟地,闲门草色中”,诗人重访友人曾经歌吟的地方,只见门户紧闭,荒草丛生,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

颔联“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以流水喻时光,以落花喻世事,对仗工整,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融入其中,既有对友人逝去的痛惜,也有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颈联“繐帐扃秋月,诗楼锁夜虫”,选取“繐帐”“秋月”“诗楼”“夜虫”等意象,描绘出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寂静与荒凉,秋月的清冷、夜虫的鸣响,更添哀伤之情,将悲痛暗藏于景物描写之中。

尾联“少微何处堕,留恨白杨风”,以少微星坠落象征友人的逝去,问“少微何处堕”,实则是对友人逝去的无奈与不舍,最后以“留恨白杨风”作结,将无尽的遗憾寄托于萧瑟的秋风之中,余味悠长,悲怆动人。

韦庄是晚唐诗人,一生经历了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处士是古代对未仕文人的称呼,麻处士应是韦庄的友人,一位隐居不仕的文人。此诗是韦庄在麻处士去世后,重访其故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友人故居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信息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古诗数量:495名句数量: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