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前辈许,名拔后时喧。
虚左中兴榜,无先北海尊。
新文汉氏史,别墅谢公村。
须到三征处,堂堂谒帝阍。
道经前辈许,名拔后时喧。
虚左中兴榜,无先北海尊。
新文汉氏史,别墅谢公村。
须到三征处,堂堂谒帝阍。
您的道德学问得到前辈的赞许,名声在后世喧腾传播。
在中兴的科举榜单上,您名列前茅,无人能先于您获得北海那样的尊崇。
您的新文章可与汉代史书媲美,您的别墅如同谢灵运所在的村落般雅致。
应当等到朝廷三次征召的时候,您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拜见帝王了。
1. 虚左:古代礼仪中,以左为尊,空出左边的位置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常见于待客、迎贤等场合。
2. 北海尊:典故来源于东汉孔融,他曾任北海相,为人宽厚,喜纳宾客,后以“北海尊”泛指受人尊崇的地位或礼遇。
3. 三征:指古代朝廷多次征召有才能的隐居之士入朝为官,是对人才重视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和社会对贤才的渴求。
4. 谢公:即谢灵运,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之一,其诗歌多描写山水风光,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寄陈磻隐居》是晚唐诗人黄滔写给陈磻隐居的一首诗,全诗围绕对陈磻隐居的赞美与期许展开。首先,从陈磻隐居的道德名声入手,点出其得到前辈认可且在后世广为传播,让我们了解到他在当时社会的声望基础。接着,通过“中兴榜”“北海尊”等表述,具体展现他在科举和社会地位上的突出成就,使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杰出才能和受人尊崇的程度。
然后,诗人将陈磻隐居的文章与汉氏史书对比,别墅与谢公村落类比,不仅让我们看到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也能想象到他生活环境的雅致,体现出他多方面的修养。最后,尾联的“三征”“谒帝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能被朝廷重用、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真诚祝福以及对人才价值实现的重视。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结合其中的典故,如“北海尊”“谢公”等,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能了解到唐代的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这首诗开篇便赞誉陈磻隐居的道德学问得到前辈认可,名声在后世传播,奠定了全诗对其推崇的基调。颔联通过“虚左中兴榜”“无先北海尊”,从科举名次和社会尊崇度两方面,极力赞扬陈磻隐居的杰出地位。颈联将其新文比作汉氏史书,别墅比作谢公村落,既肯定了他的文学成就,又赞美了其生活环境的雅致,展现出他多方面的风采。尾联则表达了对陈磻隐居能被朝廷征召、为国效力的期待,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友人的赏识,也蕴含着对人才得以施展抱负的期盼。全诗语言典雅,对仗工整,情感饱满,将对友人的赞美与期许融为一体。
黄滔是晚唐诗人,当时社会经历了动荡之后,有中兴的迹象。陈磻隐居可能是一位隐居的有才之士,黄滔写此诗寄给对方,可能是在赞赏陈磻隐居的才德与名声,同时也期待他能被朝廷征召,为国家效力。从诗中对陈磻隐居的推崇来看,两人可能有一定的交往,黄滔对其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