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花一朵掌中开,缓急翻为敌国媒。
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
宫花一朵掌中开,缓急翻为敌国媒。
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
宫中的美女如同一朵鲜花在手掌中绽放,然而在国家危急关头,却反而成了敌国的媒介。
割让六里土地的事情被天下人耻笑,张仪却能轻易地来去自如。
1. 崔道融:晚唐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边塞风光及咏史怀古之作,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远。
2. 楚怀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期间既有辉煌业绩,也因决策失误导致楚国由盛转衰。
3. 张仪欺楚: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张仪以割地六百里为诱饵,欺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后耍赖只给六里,导致楚秦交战,楚国大败。
4. 咏史诗:以历史为题材,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吟咏,来表达诗人的观点、情感或感慨的诗歌体裁。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崔道融的《楚怀王》。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楚怀王时期历史事件的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段荒唐的历史,也寄托了自己的感慨。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宫花一朵掌中开,缓急翻为敌国媒”。这里的“宫花”指的是楚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她深受楚怀王的喜爱,就像一朵美丽的花被捧在手心。可就是这样一个受宠的妃子,在国家面临危急的时候,却被秦国的张仪利用,成了破坏楚国和齐国联盟的帮凶,这是不是很让人痛心呢?这两句告诉我们,君主如果沉迷于美色,听信宠妃的谗言,是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
再看后两句,“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这两句讲述的是张仪欺骗楚怀王的故事。张仪说要给楚国六百里土地,让楚国和齐国断交,楚怀王一听有这么大的好处,就答应了。可等楚国真的和齐国断交后,张仪却耍赖说只答应给六里地。这件事让天下人都笑话楚怀王的愚蠢。而张仪呢,在楚国来去自如,把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两句深刻地讽刺了楚怀王的昏庸无能,也让我们明白,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然就会像楚怀王一样被人欺骗,落下笑柄。
总的来说,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它提醒我们,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做事,都要明辨是非,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更不能听信谗言,否则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极具讽刺意味,将楚怀王的昏庸刻画得入木三分。首句“宫花一朵掌中开”以美丽的意象起笔,描绘出郑袖受宠的情景,为下文的转折做铺垫。次句“缓急翻为敌国媒”笔锋一转,点出在国家危难之际,受宠的妃子反而成了敌国的帮凶,形成强烈的对比,引人深思。
后两句“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更是直击要害,“天下笑”三个字道尽了楚怀王受骗后的狼狈与荒唐,而“张仪容易去还来”则既写出了张仪的狡诈,也反衬出楚怀王的愚蠢无能,让读者在感慨历史的同时,也对现实中的类似现象有所警醒。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
楚怀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楚国曾一度强盛,但后来因听信谗言,疏远贤臣,在与秦国的交锋中屡屡受挫。尤其是在与张仪的周旋中,被张仪以割地为诱饵欺骗,导致齐楚联盟破裂,楚国国力大损。崔道融作为唐朝诗人,通过这首诗借古讽今,感叹楚怀王的昏庸无能,讽刺那些因贪图小利或受奸人蒙蔽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