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 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 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寻访到一处仙境般的居所,主人并非姓梅;马蹄声和人声都仿佛脱离了尘世的喧嚣。
庭院中的竹子随着春日的烟霭轻轻摇曳,溪边的花朵带着清晨的露水绽放。
环绕岸边的白云整日都在飘荡,靠近松树的黄鹤偶尔会飞过来。
不知哪一年我也能成为你下棋的伙伴,一同来到松间一醉方休。
1. 少府:古代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魏晋以后,沿置不常,至唐代,少府为县尉的别称。
2. 别业:与“别墅”同义,指在本宅之外另置的园舍,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是古人休闲度假的场所。
3. 唐求:唐代诗人,约公元906年前后在世,自号“衡岳幽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现存诗三十余首。
4. 颔联、颈联: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指第二联(三、四句),颈联指第三联(五、六句),这两联通常要求对仗。
《题李少府别业》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一首佳作。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的脉络,诗人以游览者的视角,先点出李少府别业如仙境般超脱尘世,接着细致描绘了别业内外的景色,从庭院中的竹子、春烟,到溪边的花朵、晓露,再到绕岸的白云、傍松的黄鹤,一步步展现出别业的清幽与雅致,最后抒发了对在此处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理解诗句时,要注意其中的意象运用。“仙家”“白云”“黄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别业的与众不同。而“竹”“花”“春烟”“晓露”等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别业环境的优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别业景色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也十分工整,如“竹和庭上”对“花带溪头”,“春烟动”对“晓露开”,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描绘了李少府别业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充满了闲适超脱的意境。首联“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开篇点出别业如仙境般,且人与环境都脱离了尘世,奠定了全诗清雅的基调。颔联“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细致描绘了庭院中竹子在春烟中摇曳、溪边花朵带露绽放的景象,画面生动,充满生机。颈联“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以白云、黄鹤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别业的宁静与仙气,仿佛是世外桃源。尾联“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则由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机会常来此处,与主人一同赏景、下棋、饮酒,情感真挚自然。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将别业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求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从诗题《题李少府别业》来看,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李少府的别墅后所作。当时诗人被别墅清幽雅致、宛如仙境的环境所吸引,触景生情,便写下此诗来赞美这处居所,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