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少府别业

唐求 〔唐朝〕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 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寻访到一处仙境般的居所,主人并非姓梅;马蹄声和人声都仿佛脱离了尘世的喧嚣。

庭院中的竹子随着春日的烟霭轻轻摇曳,溪边的花朵带着清晨的露水绽放。

环绕岸边的白云整日都在飘荡,靠近松树的黄鹤偶尔会飞过来。

不知哪一年我也能成为你下棋的伙伴,一同来到松间一醉方休。

1. 少府:古代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魏晋以后,沿置不常,至唐代,少府为县尉的别称。

2. 别业:与“别墅”同义,指在本宅之外另置的园舍,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是古人休闲度假的场所。

3. 唐求:唐代诗人,约公元906年前后在世,自号“衡岳幽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现存诗三十余首。

4. 颔联、颈联: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指第二联(三、四句),颈联指第三联(五、六句),这两联通常要求对仗。

  • 李少府别业:李少府的别墅。少府,古代官职名。别业,即别墅,指住宅以外另置的园舍。
  • 仙家:这里指像仙境一样的居所。
  • 不姓梅:指居所的主人不姓梅。
  • 出尘埃:脱离尘世,形容环境清幽脱俗。
  • 春烟:春日的烟霭。
  • 晓露:清晨的露水。
  • 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这里指鹤。
  • 围棋伴:一起下棋的伙伴。

《题李少府别业》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一首佳作。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的脉络,诗人以游览者的视角,先点出李少府别业如仙境般超脱尘世,接着细致描绘了别业内外的景色,从庭院中的竹子、春烟,到溪边的花朵、晓露,再到绕岸的白云、傍松的黄鹤,一步步展现出别业的清幽与雅致,最后抒发了对在此处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理解诗句时,要注意其中的意象运用。“仙家”“白云”“黄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别业的与众不同。而“竹”“花”“春烟”“晓露”等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别业环境的优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别业景色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也十分工整,如“竹和庭上”对“花带溪头”,“春烟动”对“晓露开”,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描绘了李少府别业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充满了闲适超脱的意境。首联“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开篇点出别业如仙境般,且人与环境都脱离了尘世,奠定了全诗清雅的基调。颔联“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细致描绘了庭院中竹子在春烟中摇曳、溪边花朵带露绽放的景象,画面生动,充满生机。颈联“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以白云、黄鹤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别业的宁静与仙气,仿佛是世外桃源。尾联“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则由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机会常来此处,与主人一同赏景、下棋、饮酒,情感真挚自然。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将别业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求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从诗题《题李少府别业》来看,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李少府的别墅后所作。当时诗人被别墅清幽雅致、宛如仙境的环境所吸引,触景生情,便写下此诗来赞美这处居所,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信息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

古诗数量:38名句数量: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