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娥玉宫秋夜明,桂枝拂槛参差琼。
香风下天漏丁丁,牛渚翠梁横浅清,羽帐不眠恨吹笙。
栖乌暗惊仙子落,步月鬃云堕金雀。
蕙楼凉簟翠波空,银缕香寒凤凰薄。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
秋夜仙娥的玉宫明亮辉煌,桂树枝条轻拂栏杆,参差如琼玉般晶莹。 香风从天而降,漏壶滴水声丁丁作响,牛渚江上翠绿的桥梁横跨清澈浅水,羽帐中有人因笙声难眠而心生怅恨。 栖息的乌鸦被仙子飘落的身影惊动,月光下云鬓散落如金雀坠地。 蕙草装饰的楼阁中,凉席上的翠色波纹已空,银线绣制的凤凰被单透着寒意。 东海之水正为情郎斟酌美酒,雕花窗棂上长久悬挂着北斗七星的酒杓。
本诗需注意三重解读: 1. 表层仙境:桂树、仙子等意象构成神话框架; 2. 中层宫怨:"羽帐不眠""蕙楼凉簟"暗示宫廷女子孤寂; 3. 深层时空观:"东海斟酌""七星杓"体现宇宙宏阔与个体渺小的对比。艺术上,诗人善用通感,如"香寒"将嗅觉与触觉交融,增强意境感染力。
全诗以"仙娥玉宫"起笔,构建缥缈仙境,实则暗写深宫。通过"桂枝""香风"等意象层层渲染秋夜清冷,末句"七星杓"将天文与人事结合,凸显时空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诗中"恨吹笙""惊仙子"等动态描写,打破静景的沉闷,体现诗人对宫怨情绪的深刻捕捉。
此诗为唐代陈陶所作,属宫怨题材。唐代宫廷生活奢华却孤寂,诗人借仙宫秋夜之景,隐喻宫中女子的哀怨。陈陶擅长以神话意象抒写现实情感,此诗融合道教仙境与人间闺怨,反映晚唐诗歌的唯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