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仙客

李中 〔唐朝〕

危言危行是男儿,倚伏相牵岂足悲。

莫向汀洲时独立,悠悠斜日照江蓠。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言行正直是真正的男子汉,世事祸福相互依存又何必何必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

不要在水边小洲上独自伫立,夕阳悠悠照耀着江蓠。

1. 危言危行:成语,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出自《论语·宪问》。

2. 祸福倚伏:哲学思想,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 以景结情: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远。

4. 江蓠: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多象征高洁的品格或离别的愁绪。

  • 危言危行:指言行正直,不畏强权。危,端正。
  • 倚伏:指祸福相依相伏,出自《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汀洲:水边平地或水中的小洲。
  • 江蓠:一种香草,多生长在水边。

《送仙客》是一首兼具哲理与抒情的送别诗。诗人开篇便以"危言危行是男儿"肯定了友人的高尚品格,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在送别场景中,诗人没有沉溺于离别之愁,而是以"倚伏相牵岂足悲"来开导友人,展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豁达。

后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来延续这份劝慰。"莫向汀洲时独立"既是劝诫,又似关切,而"悠悠斜日照江蓠"的画面,则将离别之情融入自然景象中,暗示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是自然常态,不必过于执着。这种将人生哲理融入日常情景的写法,正是唐诗的精妙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了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智慧和审美的情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寓意深远。首句"危言危行是男儿"直抒胸臆,赞扬了正直不阿的品格,展现出豪迈的气概。次句"倚伏相牵岂足悲"则蕴含哲理,以祸福相依的道理劝慰友人不必为人生起伏而悲伤,体现了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莫向汀洲时独立,悠悠斜日照江蓠"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夕阳下江蓠摇曳的景象,营造出悠远宁静的意境。既委婉劝诫友人不必独自感伤,又以自然的永恒之美来慰藉人心,余味悠长。全诗将哲理与抒情、写景相结合,体现了唐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李中是晚唐诗人,一生多任地方官职,经历了唐末的社会动荡。《送仙客》是一首送别诗,从诗句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送别一位品行高洁的友人("仙客")时所作。诗中既赞扬了友人的正直品格,又以自然景象劝慰友人不必为世事变迁而悲叹,体现了晚唐文人在乱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自然哲理的感悟。

作者信息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

古诗数量:295名句数量: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