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独自守着空楼,紧锁含恨的双眉,容颜如同春后凋零的牡丹枝。 张仲素(白居易友人)不懂我内心深处的苦楚,竟惊讶我为何不随夫君同赴黄泉。
首句“敛恨眉”的“恨”字包含三重意味:丧夫之痛、孤独之苦、被责之愤。次句用牡丹凋谢的意象,既写容貌憔悴,又暗含“曾经艳丽”的对比。后两句中“不会深意”直指白居易未能体察其十年守节的真意,“泉台不去随”以决绝语气揭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全诗在28字中完成从自怜到抗辩的情感升华,堪称唐代女性诗歌的绝笔之作。
诗中“自守空楼”直指孤独处境,“春后牡丹枝”以凋零意象暗喻身心俱疲。后两句尖锐反驳外界质疑,展现对贞节观念的复杂态度。全诗语言凄婉,情感激烈,既有对亡夫的忠贞,也有对道德绑架的控诉,是唐代女性诗歌中罕见的抗争之声。
关盼盼是唐代名妓,后为徐州节度使张愔妾室。张愔去世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余年。白居易听闻此事,写诗暗讽其不殉夫。关盼盼读后悲痛绝食而死,此诗为其临终前对白居易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