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上成都在事
上成都在事
张窈窕 〔唐朝〕
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
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
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古诗译文
昨天卖衣服,今天卖衣服。衣服全都卖完了,羞于见到嫁妆箱子。有东西卖时忧愁稍缓,没东西卖时心更伤。故乡被敌人隔绝,在哪里从事养蚕织布?
展开
知识点
张窈窕是唐朝女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反映战乱生活。诗中“虏”可能指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或外族入侵。蚕桑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象征和平与自给自足的生活。唐代诗歌常以个人经历折射社会现实,此诗是典型例子。
展开
古诗注解
衣裳
: 指衣物。
浑
: 全,都。
嫁时箱
: 出嫁时的箱子,指嫁妆。
虏
: 敌人,可能指外族入侵者。
蚕桑
: 养蚕和种桑树,代指农耕生活。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第一人称叙述,以卖衣的行为隐喻战乱中财产的流失和精神创伤。前两句重复“卖衣裳”,突出日常的困苦;中间两句写卖尽后的羞愧和忧愁变化;最后两句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从事正常生产的悲哀。整体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唐代后期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历史和教育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卖衣裳”的重复意象开篇,强调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后文通过“羞见嫁时箱”等句,表达财产尽失的羞愧。情感层层递进,从个人苦难延伸到对故乡的思念和战乱隔阂的无助。语言朴素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是唐代反映社会动荡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创作背景
张窈窕是唐朝女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安史之乱或类似事件后,反映了战乱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家园被毁的悲惨境遇,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展开
作者信息
张窈窕,生卒年不详,唐代女诗人,早年身经离乱,漂泊他乡,一度沦落风尘,后寓居于蜀(今四川省),典衣度日。
古诗数量:
7
名句数量:
17
作者其他古诗
1
寄故人
1万阅读
2
赠所思
1万阅读
3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
1万阅读
4
上成都在事(一作成都即事)
1万阅读
5
句
1万阅读
6
春思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