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秦中春望
秦中春望
元淳 〔唐朝〕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写雨
写花
落花
古诗译文
登上凤楼春色正好,远望宫阙层层叠叠。上林苑中细雨浸润着树木,终南山雨后初晴的山峰格外秀丽。落花处处飘散遍布小径,傍晚时分祥瑞的云气愈发浓郁。欣喜地遇见这圣明休美的时代,仿佛能追随仙人霓裳羽衣的踪迹。
展开
知识点
1. 元淳是唐代女道士诗人,现存诗作不多,但艺术成就较高 2. 终南山在唐代是隐士文化的重要象征,有"终南捷径"之说 3. 霓裳典故出自《楚辞·九歌·东君》,指仙人的服饰 4. 唐代宫廷建筑规模宏大,大明宫面积是北京紫禁城的4.5倍 5. "休明"一词出自《左传》,指美善旺盛的盛世 6. 唐代诗人常将都城气象与自然山水结合写作 7. 道踪指道家修炼的踪迹,反映唐代道教盛行的文化背景
展开
古诗注解
凤楼
: 指宫内的楼阁,也泛指华丽的楼阁。
宫阙
: 古代帝王所居宫门双阙,泛指宫殿。
上苑
: 即上林苑,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此处借指唐代宫廷苑囿。
终南
: 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是唐代文人隐士常居之地。
霁后峰
: 雨雪停止后天放晴称为"霁",霁后峰指雨过天晴后的山峦。
佳气
: 吉祥美好的云气,多指帝王祥瑞之气。
休明代
: 政治清明、休养生息的太平时代。
霓裳
: 霓虹般的衣裳,指仙人所著服装,暗喻超脱尘世。
蹑道踪
: 追随道家仙人的踪迹,体现寻仙访道之意。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女道士元淳的代表作,通过春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长安城的宏伟壮丽和终南山的清幽秀美。首联以"凤楼"和"宫阙"点明地点,突出帝都的庄严气象。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雨中树"与"霁后峰"形成细腻的景物对照。颈联通过"落花"和"佳气"的意象转换,自然过渡到抒情部分。尾联直接抒发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并以"霓裳蹑道踪"表明自己的道家身份和隐逸志向。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将都城的繁华与山林的幽静完美融合,既体现了盛唐气象的雄浑博大,又流露出超然物外的道家情怀,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春望"为题,通过多重视角展现长安春日的壮美景象。前两联写景:首联从宏观着眼,写宫阙重叠的壮观;颔联转向自然景物,雨中林木与霁后山峰形成细腻对比。后两联抒情:颈联以落花遍地和晚来佳气烘托氛围;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欣喜和对道家境界的向往。全诗对仗工整,意象丰富,将宫廷的华美与山林的清幽完美结合,体现了唐代诗歌"既雄浑又清丽"的独特风格。诗人巧妙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写实景又寓仙意,展现了盛唐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元淳作为唐代文人,生活在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代。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宫阙林立,终南山更是文人雅士向往之地。诗人通过春日望远的视角,描绘长安城的壮丽景象,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既向往仕途又企慕隐逸的矛盾心理。
展开
作者信息
元淳 生卒年不详。晚唐僖宗时洛阳女道士。今存诗二首。
古诗数量:
3
名句数量:
10
作者其他古诗
1
寄洛中诸姊
1万阅读
2
句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