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通过八句描写,以莲花的凋零寄寓深沉的人生感悟。前两句"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借莲花在风中无力飘散的香氣和如啼哭般的露珠,描绘出衰败的自然景象,暗示美好消逝的开始。第三句"金谷楼前马嵬下"用历史典故:金谷园代表权贵繁华的消亡,马嵬坡象征美人的夭亡,从而引出"世间殊色一般悲"的哲理性结语,强调人世间所有美丽事物(如人、荣华)都无法逃避类似的悲剧命运。后两句"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则转向具体衰因:高风和冷烟象征外在环境的残酷,而"瘦红欹委"的视觉描写凸显莲花的脆弱易逝,映射人生无常。结尾"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更深层:无人能洁净自身("无尘袖")来怜惜残留的美好("残香"),表达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凉和人性关怀的缺失。整首诗层层递进,从景物描写到典故引用,再到哲理抒发,贯穿"悲"的主题:诗人不仅哀莲花之凋,更以此喻社会动荡中人的无奈命运,体现了{{end_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