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洞庭阻风
洞庭阻风
张泌 〔唐朝〕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写景
写花
写人
伤春
写草
夕阳
渔人
写酒
古诗译文
空旷的江面波涛浩荡,景象一片萧条,整日只见菰蒲丛生,钓船停泊岸边。
三月渡口青草萋萋,风浪高涨,绿杨的飞絮扑打着溪面上的蒙蒙烟霭。
愁情太多,不要抬头去看那伤春的景象;愁闷至极,偏偏连买酒的钱都没有。
只有几户渔家还住在这里,零零落落构不成村落,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
展开
知识点
1. 张泌: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唐末或五代时人。《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2.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3. 青草湖:古湖名,因湖中多青草而得名,与洞庭湖相连,在古代诗文中常与洞庭湖并称。
4. 伤春: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指因春天逝去或春景凋零而产生的哀伤情绪。
5. 羁旅诗:诗歌题材的一种,主要抒发诗人漂泊在外、旅途艰辛的愁苦与思乡之情。
展开
古诗注解
空江
:空旷的江面。
浩荡
:形容水势广阔壮大。
萧然
:萧条、寂寥的样子。
菰蒲
: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
青草
:指青草湖,古代五湖之一,与洞庭湖相连。
绿杨花
:指杨树的花絮,即柳絮。
情多
:指愁绪繁多。
伤春目
:指看到春天将尽而引发伤感的目光。
愁极
:愁闷到了极点。
渔人
:以捕鱼为生的人。
不成村落
:零零散散,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村庄。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围绕“阻风”这一事件展开。前四句写景:首句大笔勾勒洞庭湖的空旷与波涛汹涌,第二句细写泊船岸边的静景,一阔一狭,形成对比。三、四句进一步描写风浪的具体形态(青草浪高)和时节特征(绿杨花扑),景物中已暗含愁意。后四句抒情:五、六句是诗人内心独白,直言愁绪之深重与处境之困窘(无钱买酒浇愁),情感强烈。最后两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渔家“不成村落”的孤寂景象,正是诗人自身漂泊无依、孤寂落寞心境的投射。整首诗由景生情,情寓景中,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风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萧瑟苍茫的江湖暮色图。首联“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开篇即点出环境的空阔寂寥,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颔联“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巧妙点明时节(三月春暮),并以“浪高”、“花扑”的动态描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漂泊之感。颈联“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直抒胸臆,将伤春之情与羁旅穷愁交织在一起,情感真挚动人。尾联“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以景结情,渔家的零星孤寂与夕阳的残照相互映衬,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晚唐羁旅诗中的佳作。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泌所作。张泌生平事迹记载不详,据推断应为晚唐诗人。诗中描写了诗人途经洞庭湖时,因大风阻隔行程,泊舟岸边所见之景。洞庭湖风急浪高,景象萧瑟,触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穷愁潦倒的感伤情绪。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旅途艰辛,囊中羞涩,面对浩渺的湖光和残阳下的零星渔家,更添羁旅愁思与身世之悲,因而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的诗篇。
展开
作者信息
张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约与韩偓(842-914)相当。
古诗数量:
49
名句数量:
173
作者其他古诗
1
寄人
1.1万阅读
2
寄人
1.1万阅读
3
寄人
1.1万阅读
4
江城子
1万阅读
5
浣溪沙
1万阅读
6
浣溪沙
1万阅读
7
边上
1万阅读
8
惆怅吟
1万阅读
9
蝴蝶儿
1万阅读
10
河传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