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南北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无改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风
写水
儿童
离别
思念
写人
湖水
生活
古诗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直到年老才回来,乡音虽然没有改变,但两鬓的毛发已经疏落斑白。村里的孩子们看见我都不认识,他们笑着询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近来发现家乡的人事已大半消逝变化。只有门前的镜湖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从前一样碧波荡漾。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人。 2. 诗体:七言绝句。 3. 主题:思乡、感怀岁月、物是人非。 4. 名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 修辞手法:对比(少小与老大、乡音与鬓毛、人事消磨与湖水不改)。
展开
古诗注解
少小
:年轻时。
老大
:年老时。
鬓毛
:额角边的头发。
衰
(cuī):疏落,减少。
相见
:看见我。
镜湖
: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贺知章的故乡。
旧时
:从前。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回乡的见闻感受。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概括了数十年的漂泊,“乡音无改鬓毛衰”以不变的乡音对比衰老的容颜,暗含无限感慨。后两句选取儿童笑问的典型场景,以儿童的天真反衬自己的老迈和与家乡的疏离,笔调轻松而情感沉重。第二首进一步抒发感慨,镜湖春水依旧,而故人零落,人事已非,在不变的自然与易变的人事对比中,深化了人生易老的悲凉之感。整组诗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抒发了人类共通的乡愁与时光之叹。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第一首通过“少小”与“老大”的对比,以及儿童“笑问”的生动场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回乡后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心情。后两句以儿童的懵懂反衬诗人的沧桑,极具戏剧性。第二首则从人事变迁着眼,以镜湖春水“不改”反衬“人事半消磨”,在对比中深化了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叹。全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蕴含无限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时所作。贺知章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在外为官数十年,直到八十六岁高龄才返回故乡。此间经历了漫长岁月,家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有感于此,写下这组《回乡偶书二首》,抒发久客伤老、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古诗数量:
33
名句数量:
108
作者其他古诗
1
题袁氏别业
1.1万阅读
2
回乡偶书
1.1万阅读
3
咏柳
1万阅读
4
咏柳 / 柳枝词
1万阅读
5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1万阅读
6
晓发
1万阅读
7
回乡偶书
1万阅读
8
答朝士
1万阅读
9
回乡偶书二首
1万阅读
10
唐禅社首乐章。雍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