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美人对月
美人对月
唐寅 〔魏晋〕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写风
写花
写鸟
写人
梨花
古诗译文
美丽的女子夜晚迟迟不眠,斜梳着发髻;梨花在静谧的夜色中开放,鸟儿已在枝头栖息。内心的心事难以向他人诉说,只能把这满怀心事倾诉给青天和明月知道。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辨误: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吴门四家”之一,并非魏晋时期人物。 2. 比兴手法:诗歌借用美人形象(“娇娥”)和闺怨题材,来象征文人自身的际遇和情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3. 意象运用:“梨花”象征高洁或易逝的青春,“明月”是传统诗歌中孤独、思念、高洁的典型意象。 4. 语言风格:诗句简洁明快,对仗工整(如“梨花风静”对“鸟栖枝”),意境含蓄深远。
展开
古诗注解
斜髻娇娥
:斜梳着发髻的美丽女子。娇娥,指美貌的女子。
夜卧迟
:夜晚很晚才睡下,形容女子若有所思、难以入眠。
梨花风静
:梨花在寂静的夜晚中悄然开放,风也停了。
鸟栖枝
:鸟儿已经归巢,栖息在树枝上,衬托夜的宁静。
心事
:心中的思绪、情感或烦恼。
说与青天明月知
:把心事向青天和明月倾诉。古人常将明月视为知己,表达孤独无人理解的心境。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深夜不眠、对月倾诉的美人,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讲解时可以抓住几个要点:首先分析诗中描绘的静谧夜景(风静、鸟栖)如何反衬出人物内心的不平静;其次,重点解读“难将心事和人说”这句,它揭示了人际的隔阂或知音的难寻;最后,讲解“说与青天明月知”的深刻含义——将自然景物(明月、青天)人格化,作为精神寄托,体现了古人在孤独中寻求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学思想。整首诗短小精悍,情感真挚,是学习古典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的佳例。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深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心事重重的美人形象。前两句“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通过“斜髻”、“夜卧迟”勾勒出女子的娇美与失眠状态,并以“梨花风静”、“鸟栖枝”的静谧夜景加以烘托,营造出孤寂的氛围。后两句“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女子内心深藏的秘密无人可诉,唯有高悬的明月与苍天可作为知己。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表面写美人闺怨,实则寄托了诗人自身不与世俗合流、孤独苦闷的情怀,体现了传统诗歌中以香草美人喻君臣遇合或个人操守的比兴手法。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为魏晋唐寅《美人对月》,但据考证,唐寅(唐伯虎)实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并非魏晋时期人物,此处“魏晋”可能是误标。唐寅一生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中年后放浪形骸,寄情诗画。这首诗借深夜不眠的美人形象,抒发了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孤寂心境。明月青天成为其倾诉对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常见的借女子闺怨寄托个人情怀的创作手法。
展开
作者信息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古诗数量:
251
名句数量:
516
作者其他古诗
1
登山诗
1.1万阅读
2
桃花庵歌
1.1万阅读
3
画鸡
1.1万阅读
4
绝句
1万阅读
5
一剪梅
1万阅读
6
一剪梅
1万阅读
7
画鸡
1万阅读
8
桃花庵歌
1万阅读
9
美人对月
1万阅读
10
言志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