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山的前面和后面长满了青翠的野草,我整天出门闲逛,回来后还是掩上家门。
常常思念远在天边的亲人们,看到山野老人疼爱子孙的情景,更增添了我的思念之情。
1. 曹邺,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其诗多写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自己的愤懑之情,风格质朴刚健。
2. 诗歌体裁为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3. 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4. “天畔”一词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此处用以强调亲人距离之远,突出思念之深。
《北郭闲思》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的五言绝句。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和日常的生活状态,“山前山后是青草”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又宁静的景象,而“尽日出门还掩门”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虽然整日在外,回到家中依然是独自面对一扇门。
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每思骨肉在天畔”直接点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是时常萦绕在心头的。当诗人看到“野翁怜子孙”的场景时,内心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因为这让他想到了自己与亲人分离的现状,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打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对亲情的珍视和渴望,也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亲人的思念。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了解到晚唐时期一些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前两句“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描绘了北郭的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满山的青草营造出一种幽静、单调的氛围,“尽日出门还掩门”则体现出诗人的闲适与孤独,看似悠闲的生活中透露出一丝落寞。
后两句“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直抒胸臆,将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看到野翁疼爱子孙的场景,联想到自己远在天边的骨肉,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他的思念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亲情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全诗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将个人的闲思与亲情的牵挂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曹邺是晚唐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怀。此诗《北郭闲思》可能是诗人在北郭闲居时所作,当时诗人远离亲人,身处幽静的环境中,触景生情,引发了对远方骨肉亲情的思念。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亲人分离是常见现象,这首诗也可能暗含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亲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