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郎

玄之 〔当代〕

盼郎 2007.07.25昨夜一梦席上凉,绣花枕上孤鸳鸯。

昔从吾夫支新帐,今伴红烛泪千行。

只身添眉扑粉香,及早行礼拜爹娘。

举手动足须妥当,姑妹面前为榜样。

去时叮咛万思量,新媳难为百事康。

鱼雁迟至归期茫,鸟雀争闹心儿慌。

但求远方郎无恙,寒时莫忘加衣裳。

织锦求佛祈吾郎,高中状元还家乡。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昨夜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宴席透着凉意,绣花枕上只有一只孤单的鸳鸯。

从前跟着我的丈夫布置新的床帐,如今独自伴着红烛,泪水流淌千行。

独自描画眉毛,扑上香粉,早早起身去向爹娘行礼问安。

一举一动都必须恰当合适,在姑母姐妹面前要做好榜样。

他离开时反复叮嘱要多思虑,新媳妇难当,事事都求安康。

书信迟迟未到,归来的日期渺茫,鸟雀争相鸣叫,我的心也跟着慌乱。

只希望远方的丈夫平安无恙,天冷的时候不要忘了添加衣裳。

我织布刺绣,又向佛祖祈求,愿我的丈夫能高中状元,回到家乡。

1. 鸳鸯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多用来比喻夫妻恩爱,诗中“孤鸳鸯”则反用其象征意义,表现分离的孤独。

2. “鱼雁”是古代对书信的代称,源于“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典故,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3. “高中状元”涉及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诗中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科举功名的重视。

4. 诗中描绘的新媳妇在婆家的礼仪规范,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已婚女子的行为要求和家庭伦理观念。

  • 席上凉:指梦中宴席上的清冷感觉,也暗指内心的孤寂。
  • 孤鸳鸯:鸳鸯通常成对出现,孤鸳鸯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独,与丈夫分离。
  • 吾夫:我的丈夫。
  • 支新帐:布置新的床帐,代指新婚时的情景。
  •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出现在婚礼等场景中,此处红烛与泪千行形成对比,突出悲伤。
  • 添眉扑粉香:描画眉毛,涂抹香粉,指梳妆打扮。
  • 行礼拜爹娘:向公婆行礼问安,体现传统礼仪。
  • 举手动足:一举一动。
  • 姑妹:丈夫的姐妹。
  • 叮咛:反复嘱咐。
  • 新媳难为:新媳妇难当,指在婆家生活不易。
  • 鱼雁:古代指书信,因传说鱼和雁能传递消息。
  • 迟至:迟迟到来。
  • 归期茫:归来的日期渺茫不确定。
  • 郎无恙:丈夫平安健康。
  • 织锦:织布刺绣,代指女子在家中操持劳作。
  • 求佛:向佛祖祈求。
  • 高中状元: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此处指希望丈夫能功成名就。

《盼郎》这首诗围绕一位新婚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展开,是一首情感饱满的抒情诗。我们首先可以从诗的题目入手,“盼郎”直接点出了诗歌的核心情感——期盼丈夫归来。

诗的开头通过梦境营造了孤寂的氛围,“孤鸳鸯”这一意象很关键,它不仅是现实中主人公孤独状态的写照,也暗示了她与丈夫的分离。接着,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丈夫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现在的孤独处境进行对比,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思念之深。

中间部分对主人公在婆家的生活描写,让我们了解到传统社会中新媳妇的生活状态,她需要遵守礼仪,在姑妹面前树立榜样,这些细节描写使人物更加真实可感,也让我们明白她的思念中还夹杂着生活的压力。

后面写等待书信、归期渺茫的内容,进一步渲染了等待的焦虑与不安,“鸟雀争闹心儿慌”用环境衬托心理,十分巧妙。最后几句的情感表达尤为真挚,从关心丈夫的冷暖到祈愿他功成名就,展现了妻子对丈夫全方位的牵挂与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位思念丈夫的传统女性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社会中夫妻分离时的真挚情感,也了解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文化和礼仪规范。

全诗以一位妻子的视角展开,情感真挚细腻,将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开篇“昨夜一梦席上凉,绣花枕上孤鸳鸯”,以梦境起笔,借“凉”和“孤鸳鸯”奠定了孤寂的基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落寞。

诗中通过对比,如“昔从吾夫支新帐,今伴红烛泪千行”,将过去与丈夫共处的温馨场景和如今独自流泪的凄凉境况相对比,突出了分离带来的痛苦。中间几句“只身添眉扑粉香,及早行礼拜爹娘。举手动足须妥当,姑妹面前为榜样”,细致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婆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她作为新媳妇的谨慎与不易,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对丈夫的思念让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在婆家的生活。

“鱼雁迟至归期茫,鸟雀争闹心儿慌”一句,以“鱼雁迟至”和“归期茫”写出了等待的煎熬,“鸟雀争闹”更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慌乱不安。结尾“但求远方郎无恙,寒时莫忘加衣裳。织锦求佛祈吾郎,高中状元还家乡”,情感层层递进,从单纯希望丈夫平安,到祈愿他功成名就归来,将一位妻子的深情与期盼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通过对日常细节的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创作于2007年7月25日,描绘的是一位新婚不久的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从诗中“新媳”“支新帐”等内容可以推测,主人公刚结婚不久,丈夫可能因求学、赶考或谋生等原因离家远行,留下她独自在婆家生活。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女子嫁入夫家后,需遵守诸多礼仪规范,生活并不轻松,再加上与丈夫的分离,内心充满了思念与不安,作者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抒发了女子对丈夫的牵挂之情。

作者信息
玄之

玄之(1987——),原名王艳,笔名玄之,祖籍河北邯郸。自小爱好文章,尤其喜好古诗词。早在少年时期就多次发表文章,参加文学征文大赛,已有多篇散文、随笔等。十六岁开始正式接触诗词,平日以诗词为伴。至今已有近百首诗词。偶有小作歌词等。

古诗数量:19名句数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