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西湖杂诗
西湖杂诗
黄任 〔清朝〕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
踏青
写湖
西湖
写草
写云
古诗译文
手持绫罗团扇的游人如云般繁盛,细嫩的春草和新翻的泥土上簇拥着穿蝶裙的姑娘。
家国孤愤本与儿女情长无关,可人们却争相踏青去祭拜岳王坟。
展开
知识点
1. 岳王坟: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墓,明代后成为西湖重要人文景观。 2. 孤愤典出《韩非子·孤愤》,后多指忠臣壮志难酬的悲愤。 3. 清代西湖文化:康乾时期西湖游赏之风极盛,文人常借景抒怀。
展开
古诗注解
画罗纨扇
:描绘华丽的丝织团扇,象征富贵闲适的生活。
簇蝶裙
:绣满蝴蝶的裙子,暗指游人服饰艳丽,心思不在家国。
孤愤
:指岳飞精忠报国却蒙冤而死的悲愤,此处借喻家国情怀。
岳王坟
:岳飞墓,位于杭州西湖畔,是当时踏青热门地。
展开
讲解
诗人通过三层递进完成批判:首句写游人如云,次句聚焦女子服饰,展现浮华表象;
第三句以反问点明“孤愤”的严肃性;末句“争上”二字犀利揭示民众行为的盲目性,
暗示对英雄的纪念应发自内心而非趋附潮流。
展开
古诗赏析
前两句以“画罗”“蝶裙”铺陈西湖游春的奢靡景象,后两句笔锋陡转,用“孤愤”与“踏青”的强烈对比,
揭示民众对岳飞的纪念流于形式。全诗语言清丽而意蕴深刻,批判了浮华世风中家国精神的缺失。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西湖作为繁华游赏之地,百姓常于春日祭拜岳飞墓。
作者黄任借游人踏青的喧闹景象,讽刺世人只将爱国情怀当作节日消遣,暗含对时局的忧虑。
展开
作者信息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
古诗数量:
9
名句数量:
21
作者其他古诗
1
西湖杂诗五首
1万阅读
2
题山水画册 其四
1万阅读
3
秋日刘邻初招集罗山堂话榕城旧胜 其二
1万阅读
4
西湖杂诗·二
1万阅读
5
西湖杂诗·零
1万阅读
6
题山水画册 其七
1万阅读
7
西湖杂诗·一
1万阅读
8
西湖杂诗·三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