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邪诗二首》是两汉诗歌中极具批判锋芒的作品。讲解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 紧扣“疾邪”主题:“疾邪”即憎恨邪恶,是整个诗眼。讲解应围绕诗人所“疾”之“邪”具体为何展开,即社会风气的败坏、价值观念的颠倒、用人制度的腐败。
二、 剖析对比手法:诗歌通篇运用强烈的对比。如“富贵者称贤”与“文籍满腹”者的落魄对比;“伊优”小人的得势与“肮脏”君子的冷遇对比;“势家”的权势与“被褐者”的才德对比。这些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三、 理解典故与意象:“河清”象征难以企及的太平;“靡草”象征依附权势的小人;“咳唾成珠”夸张地表现权势者的显赫;“被褐怀金玉”、“兰蕙化刍”化用经典,表达才德之士被埋没的悲哀。理解这些意象的内涵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四、 体会愤激情感:赵壹的诗不是哀怨,而是愤怒的控诉和辛辣的讽刺。讲解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如一囊钱”、“勿复空驰驱”等诗句背后蕴含的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失望和强烈批判精神。
五、 联系历史背景:将诗歌置于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党锢之祸、卖官鬻爵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讲解,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锐度。
六、 认识文学价值:这两首诗是东汉抒情言志五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直面现实、大胆批判的风格,对后世尤其是建安文学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