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龟虽寿
龟虽寿
曹操 〔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咏志
古诗译文
神龟虽然长寿,但生命终究有结束的时候。
腾蛇即使能乘雾飞行,最终也会化为尘土。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边,它的雄心壮志仍在驰骋千里。
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奋发进取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身心保持乐观,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庆幸极了,就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吧。
展开
知识点
1. 文学体裁:乐府诗。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辞。 2. 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3. 创作时间: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4. 核心思想: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5. 艺术特色:运用比兴手法(神龟、腾蛇、老骥),哲理与抒情相结合,风格苍劲雄浑。 6. 成语出处:“老骥伏枥”成语即源于此诗。 7. 诗歌结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的一种套语,为合乐时所加。
展开
古诗注解
神龟
: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竟
: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
: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蛇。
土灰
:尘土,指死亡后化为尘土。
骥(jì)
:良马,千里马。
枥(lì)
:马槽。
烈士
:有远大抱负、刚强勇猛的人。
暮年
:晚年。
盈缩
:指寿命的长短。盈,长。缩,短。
养怡
:指调养身心,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怡,愉快。
永年
:长寿。
幸甚至哉
:庆幸得很,好极了。
歌以咏志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前四句):诗人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冷静地指出生命的有限性,这是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这为下文抒发壮志设置了前提,避免了空泛的豪言壮语。第二层(中间四句):是全诗的核心和灵魂。诗人以伏枥的老骥自况,形象地表达了虽至晚年,但宏伟的抱负依然存在。这四句感情奔放,气势磅礴,将诗情推向高潮,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第三层(最后四句,除去结尾套语):诗人对生命观进行了理性思考,否定了完全听由天命安排的消极思想,主张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怡”)来延长生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鼓舞力量。整首诗将深刻的哲理、澎湃的激情与生动的形象融为一体,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广阔胸襟和远见卓识。
展开
古诗赏析
《龟虽寿》是曹操诗歌中富于哲理意味的代表作。全诗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开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说明即使是神话中长寿通灵的生物,也难逃自然规律,生命终有尽头。这四句看似消极,实则为下文昂扬的基调作了有力的铺垫。接着笔锋一转,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比,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虽至暮年,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丝毫未减的豪迈气概。最后四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则升华了主题,指出人的寿命并非完全由上天决定,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养生之道也能延年益寿,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把握命运的人生态度。全诗情理交融,气势磅礴,语言朴实而内涵深刻,充满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写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此时曹操已五十三岁,虽然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但回首生平,深感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激昂的斗志,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以及不迷信天命、重视人为主观努力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展开
作者信息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古诗数量:
34
名句数量:
116
作者其他古诗
1
蒿里行
1.2万阅读
2
薤露行
1.1万阅读
3
龟虽寿
1.1万阅读
4
龟虽寿
1万阅读
5
短歌行
1万阅读
6
短歌行
1万阅读
7
苦寒行
1万阅读
8
观沧海 / 碣石篇
1万阅读
9
短歌行
1万阅读
10
却东西门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