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天仙子(公择将行
天仙子(公择将行
张先 〔宋代〕
坐治吴州成乐土。
诏卷风飞来圣语。
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
杯休数。
清夜为君歌白苎。
花接旧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
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
东门路。
只恐带将春色去。
写风
写花
写人
看花
古诗译文
将吴州治理成一片安乐的土地。
皇帝的诏书如风般飞来,带来圣旨。
他请求恩准回归藩地,成为盛宴的主人。
酒杯不必计数,在这清静的夜晚为你歌唱《白苎》舞曲。
花枝连接旧枝,新蕊绽放,
自然造化不知人间有如此的助力。
年年观赏这些花,可比甘棠树般令人怀念,美好的暮春时节,
在东门路上,只担心这春色会被带走。
展开
知识点
1. 词牌名:天仙子,是宋代常见词牌,多用于抒情写景。 2. 作者张先:北宋词人,以婉约词风闻名,有“张三影”之称。 3. 典故运用:如“甘棠”出自《诗经·召南》,喻德政遗爱。 4. 历史人物:李常(公择),宋代官员,与苏轼等文人交好。 5. 文化背景:反映宋代士大夫的政绩观和离别文化。 6. 艺术手法:比喻(如诏卷风飞)、象征(如春色带离)、用典自然。
展开
古诗注解
公择:
指李常,字公择,是张先的朋友,曾任吴州知州。
坐治吴州成乐土:
形容李常治理吴州有方,使当地成为安乐之地。坐治,指治理得当。
诏卷风飞来圣语:
比喻皇帝的诏书迅速传来,圣语指圣旨。
亲舆乞得便藩归:
李常请求回归藩地(指家乡或闲职),亲舆指亲自乘车。
瑶席主:
盛宴的主人,瑶席喻指华美的宴席。
杯休数:
酒杯不计其数,形容宴饮欢畅。
歌白苎:
歌唱《白苎》舞曲,白苎是古代一种舞曲名。
花接旧枝新蕊吐:
喻指事业延续、新生,旧枝新蕊象征传承与创新。
造化不知人有助:
自然造化不知人间有助力,暗指李常的政绩如天助。
甘棠:
典故出自《诗经》,喻指德政遗爱,后人怀念。
嘉月暮:
美好的暮春时节。
东门路:
指离别之路,东门常象征送别。
只恐带将春色去:
担心李常离去会带走春色,喻指他的离去令当地失色。
展开
讲解
这首词是张先为友人李常离任所作,整体结构上片颂政绩、下片抒离情。讲解时需注意:词中“坐治吴州”直接赞美李常的治理能力,“诏卷风飞”体现皇权与文人关系;“瑶席主”和“歌白苎”描绘宴饮场景,展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下片“花接旧枝”象征事业延续,“甘棠”典故强化德政主题;结尾“东门路”和“春色去”用离别意象表达惜别,情感层层递进。讲解应结合历史背景,强调词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技巧,帮助读者理解宋代词作的深层内涵。
展开
古诗赏析
张先的《天仙子》以婉约词风著称,本词通过描绘李常的政绩和离别场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赞誉与惜别。上片写李常治理吴州的功绩和归藩的宴乐,“坐治吴州成乐土”开篇点题,突出其德政;“诏卷风飞”象征皇恩浩荡;“清夜为君歌白苎”则渲染了欢宴氛围。下片转入惜别,“花接旧枝新蕊吐”喻指事业传承,而“造化不知人有助”暗含对李常才能的惊叹;结尾“只恐带将春色去”以春色喻指李常的离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全词语言优美,用典自然,既颂扬了友人的政绩,又抒发了离愁,体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先为友人李常(字公择)所作。李常曾任吴州知州,治理有方,后请求回归藩地闲居。张先在李常即将离任时写下此词,表达对友人政绩的赞美和离别的不舍。词中融合了颂扬、宴饮和惜别之情,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间的交往与情怀,创作时间约在北宋中期,背景是李常离职归乡之际。
展开
作者信息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古诗数量:
345
名句数量:
919
作者其他古诗
1
天仙子
1.1万阅读
2
天仙子
1.1万阅读
3
木兰花
1.1万阅读
4
青门引
1万阅读
5
生查子
1万阅读
6
千秋岁
1万阅读
7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1万阅读
8
菩萨蛮
1万阅读
9
一丛花令
1万阅读
10
江南柳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