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
携手旧山归去来。
有人共,月对尊罍。
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
闲世界。
无利害。
何必向,世间甘幻爱。
与君钓,晚烟寒濑。
蒸白鱼稻饭,溪童供笋菜。
归来吧,归来吧!让我们携手回到旧日的山林。有人相伴,共对明月与酒樽。横放一张琴,何处不是逍遥自在?这闲适的世界,没有利害纷争。何必贪恋尘世虚幻的情爱?与你垂钓于暮烟清冷的溪边,蒸上白鱼与稻米饭,溪边的孩童送来笋菜。
此词通过三重维度展现隐逸主题:首段以呼唤式语言营造归隐氛围;中段用“横琴”“钓濑”等典型意象构建隐居场景;末段以“蒸鱼供菜”的日常生活升华主题。艺术上采用对比手法(世俗幻爱vs溪山真趣)、白描技法(溪童供菜)和典故化用(陶渊明精神),形成“平淡中见深意”的审美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归去来”不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寻,这与宋代文人普遍存在的“出仕与归隐”矛盾心理密切相关。
这首词以反复呼唤“归去来”开篇,强化归隐的迫切之情。全词勾勒出一幅闲适淡泊的隐逸画卷:月下对饮、琴书自娱、溪畔垂钓、童仆供膳,将物质简朴与精神逍遥相结合。“无利害”“闲世界”直斥尘世纷扰,而“蒸白鱼稻饭”等细节充满生活意趣,展现返璞归真的美学境界。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流畅,体现了黄庭坚后期词风由奇崛向平淡的转变。
此词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深感官场倾轧与人生无常。受陶渊明归隐思想影响,词人借“归去来”之呼,抒发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