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犹浅。
去年樱桃开遍。
今年春色怪迟迟,红梅常早,未露胭脂脸。
东君故遣春来缓。
似会人深愿。
蟠桃新镂,双盏相期,似此春长远。
二月的春意尚且浅淡, 去年此时樱桃已开遍枝头。 今年春色却迟迟未至,红梅虽早开, 却未展露如胭脂般的娇艳。 春神东君故意放慢脚步, 仿佛在回应人们深切的期盼。 蟠桃新雕的双盏酒杯, 相约共饮,愿春光如此长久。
此词艺术特色有三:一是时空对照手法,通过去今春景差异制造张力;二是拟人化修辞,如“东君遣春”“红梅未露脸”,使自然具情感;三是意象转换,从实写春景到虚写“蟠桃双盏”,拓展意境。情感脉络由疑惑(“怪迟迟”)到豁达(“会人愿”),最终以酒约春光的浪漫收束,体现宋词“以闲笔写深情”的特点。
全词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早春特征,开篇“春犹浅”与“去年”对比,突出今年春迟的“怪”。红梅“未露胭脂脸”拟人化描写,暗示春意含蓄。下阕笔锋一转,将春迟解释为东君“会人深愿”,赋予自然以温情。结尾“蟠桃双盏”的浪漫想象,将惜春之情升华为对永恒的追求,语言清丽,意境悠远。
此词作于北宋,晁补之晚年闲居时期。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春的物候差异,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光易逝的怅惘,同时以“蟠桃双盏”的意象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其淡泊中不失雅趣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