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的主题是“春愁”,但更深层次的是对逝去的美好时光与情感的追忆和哀悼。讲解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开篇“伤春晚,送春归”直抒胸臆,点明时间(晚春)和情感(伤感)。接着,“步云溪”引出人物动作与环境,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绿叶同心双小字”。这个细节非常生动,是过去情感的见证。
然后,词人的笔触从回忆拉回现实:“楼外红日平西。长亭路,烟草萋萋。”这几句是词中的精彩之笔。西下的落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终结和时间的流逝;长亭和萋萋烟草则共同营造出离别与思念的氛围,景色辽阔而带有些许荒凉感,将个人愁绪置于一个宏大的空间背景中,使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云雨不成新梦后,倚阑时”道出了愁绪的根源:旧日的欢情如云雨般消散,无法在梦中重现。这句既是对“记曾题”的呼应,也是情感的总爆发。“倚阑”这一动作,形象地刻画了词人愁苦无奈、凝神远望的情态,与词牌名《愁倚阑》完美扣合。
整体来看,词人巧妙地将伤春、怀人、感时等多种情感融为一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今昔对比的手法,婉转地道出了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