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可分为三个层次解读:前四句为第一层,通过“微雨微雨初歇”、“月出夜浅”等意象勾勒出秋夜庭院的静谧画面;中间四句为第二层,“馀风”、“清露”既写实景实景又暗含心境,由外物触发内心感叹,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最终落脚于对自身命运的慨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明时”与“陆沉”形成时代与个人命运的鲜明对比;“梦想”与“绝徽音”构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这些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此外此外,“陆沉”一词出自《庄子·则阳》,原指陆地无水而沉,后喻隐居或埋没埋没不为人知,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太平盛世中仍不得志的无奈与愤懑。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唐代文人在仕隐矛盾中的典型心态,既有魏晋以来隐逸传统的延续,又带有盛唐特有的豪迈与自信受挫后的深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