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王清净子,燕居复行心。
结宇邻居邑,寤言非远寻。
丹青丈室满,草树一庭深。
秀色玄冬发,交枝白日阴。
江流映朱户,山鸟鸣香林。
独住已寂寂,安知浮与沉。
真正的修行者清净无为,安居禅房又践行佛心。 结庐在邻近的城邑,悟道之言无需远寻。 丹青绘满禅室,草木深掩庭院。 秀美的景色在寒冬绽放,交错的枝叶遮蔽了白日的阳光。 江水流淌映照着朱红门户,山鸟啼鸣于芬芳的树林。 独居于此已觉寂寥,又何须在意世间的浮沉。
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结构艺术:前叙事,中写景,后抒情,符合"起承转合"传统 2. 佛教意象:"清净子""丈室"等词构建宗教氛围,"浮沉"之问体现禅宗"无住"思想 3. 情感表达:表面写景,实则以"白日阴""已寂寂"暗示诗人对仕途的疏离感 建议重点品读"秀色玄冬发"句,体会诗人以反常理写法表现禅悟境界的艺术匠心。
全诗以"清净"为眼,前四句写禅者心境,中四句工笔绘景:
1. "丹青丈室满"与"草树一庭深"形成人工与自然的和谐<> 2. "秀色玄冬发"反用季节常态,突出禅意生机 3. 尾联"江流""山鸟"以动衬静,最终归于"寂寂"的哲学感悟 全诗对仗精工而不失自然,体现储光羲"清雅高远"的诗风。
此诗作于储光羲游历江南期间,唐代佛教禅宗兴盛,诗人拜访眄上人禅居时有感而发。储光羲仕途坎坷,中年后倾心佛理,诗中既描绘禅居清幽之景,亦暗含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