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汉阳即事
汉阳即事
储光羲 〔唐朝〕
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
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
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
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写雨
写花
写水
桃花
春游
江水
古诗译文
楚国远在千里之外,谁能明白我内心与故乡的背离。
春日游玩虽有宾客相伴尽兴,夜晚就寝时却感叹没有御寒的衣物。
江水中漂浮着冰凌,泛出淡淡的绿色,桃花伴随着春雨纷纷飘落。
《九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意旨,我像屈原一样捐弃玉佩,以此表明归去的心志。
展开
知识点
1. 储光羲: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风格相近,诗多写隐逸生活与自然景色。 2. 汉阳:唐代属淮南道,今武汉三镇之一,诗中借指楚地。 3. 《九歌》:屈原所作祭神组诗,包含《湘君》《湘夫人》等篇,储诗化用其意象表达高洁情操。 4. 捐佩典故:源自《楚辞》,玉佩象征仕途或世俗羁绊,捐弃之举暗含归隐决心。 5. 诗歌结构:五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符合唐代近体诗规范。
展开
古诗注解
楚国
:指今湖北、湖南一带,战国时属楚国疆域。诗中“汉阳”即属楚地。
方寸违
:方寸指内心;违,背离、不一致。意指身在楚地,内心却与故乡或理想相违。
赋无衣
:借用《诗经·秦风·无衣》之意,暗示处境孤寂、缺乏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
九歌
:屈原《楚辞》中的组诗,充满忧国忧民之情与神话色彩。此处借指深意或高洁情怀。
捐佩
:化用《楚辞·湘君》“捐余玦兮江中”等句,象征决意归去或舍弃俗世牵绊。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地春景,抒发了诗人宦游中的孤寂与归思。讲解时可重点关注:首联以“千里”与“方寸”的空间与心理对比奠定全诗基调;颔联通过昼夜场景对比展现复杂心境;颈联的写景既写实又象征,冰绿江水与雨落桃花暗示时光流逝与心境飘零;尾联用屈原典故将个人情感升华至传统文化中的仕隐主题。全诗语言凝练,典故贴切,体现了储光羲诗作中情景理交融的特色。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简淡语言勾勒出楚地早春的清冷画面,并融入深沉的个人感怀。首联以“千里远”与“方寸违”对比,突显空间距离与心理隔阂;颔联“欢有客”与“赋无衣”形成白天欢娱与夜晚孤寂的反差,暗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颈联写景工致,“带冰绿”“随雨飞”捕捉了春寒未消、花雨飘零的刹那动态,暗合诗人彷徨心绪。尾联用《九歌》典故,以“捐佩言归”收束,含蓄表明归隐之志。全诗情景交融,典故自然,在羁旅题材中展现了储光羲清雅疏朗的诗风。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储光羲宦游楚地汉阳时所作。诗人身处异乡,虽见春景之美,却感受到与故土或内心追求的疏离。诗中借楚地风物与屈原典故,含蓄表达了对仕途漂泊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反映了盛唐文人常见的羁旅情怀与理想矛盾。
展开
作者信息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古诗数量:
193
名句数量:
731
作者其他古诗
1
钓鱼湾
1.1万阅读
2
江南曲四首
1.1万阅读
3
钓鱼湾
1万阅读
4
江南曲四首
1万阅读
5
山居贻裴十二迪
1万阅读
6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1万阅读
7
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1万阅读
8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1万阅读
9
牧童词
1万阅读
10
咏山泉 / 山中流泉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