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
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在河桥边送别友人的小舟,河水静静流淌。 远远望见轻舟的船桨划动,不禁遥念故国的游子。 海鸟与早归的大雁相遇,江月映照着初秋的夜色。 一听南津渡口的离别曲调,心中的愁绪仿佛随之消散。
此诗教学可聚焦三点: ①意象组合:通过“水、舟、雁、月”构建秋日送别图景 ②情感表达:表面写客舟离愁,实则隐含诗人羁旅之思 ③盛唐气象:虽言别愁却无哀戚,体现开阔胸襟 建议对比阅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体会同题材不同风格。
全诗以“静—动—愁”为脉络: 首联“安流”的河水与尾联“散愁”的曲调形成闭环结构, 中二联通过“轻桡”“海雁”“江月”等意象,将空间从近处推至远方, 末句“分明”二字巧妙转化听觉为视觉,体现唐诗“通感”艺术。 储光羲以简淡笔墨,凝练表达出唐人送别的典型意境。
此诗作于储光羲任职洛阳期间。唐代洛阳为东都,交通繁忙,送别诗盛行。 诗人通过秋日河桥送别的场景,既写友人远行,亦融入自身宦游漂泊之感, 反映了盛唐文人“仕”与“隐”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