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萧颖士 〔唐朝〕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
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
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古诗译文
二十多年来我依然屈居下位,徒然愧对诸位才俊。
你们这些贤士才华出众,名声与实际才能一同显扬。
在这春末时节依依惜别,清澈的洛水行程却难以亲近。
让我们互相勉励珍惜未来时光,不要辜负了这高超的志趣和情韵。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萧颖士:唐朝开元年间进士,与李华齐名,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2. 诗歌体裁:五言古诗。这是一首离别诗(留别诗)。 3. 关键典故/词语:“雌伏”出自《后汉书·赵典传》,比喻隐藏、不进取,与“雄飞”相对。 4.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首联起,自述境遇;颔联承,称赞对方;颈联转,写离别场景;尾联合,表达期望。 5. 艺术手法:对比(自身境遇与对方成就的对比)、借景抒情(残春、清洛)。
展开
古诗注解
二纪:
一纪为十二年,二纪即二十四年。此处指时间长久。
雌伏:
比喻屈居下位,不得进取。
忝:
谦辞,表示愧于。
先进:
指先中科第或先步入仕途的才俊。
英英:
形容才华出众、气度不凡。
名实郁双振:
名声和实际才能都兴盛显扬。郁,兴盛貌。
清洛:
指清澈的洛水。
行不近:
行程不能相近,意指即将分别,难以同行。
后时:
未来的时光。
孤逸韵:
辜负了高超的志趣和情韵。孤,通“辜”,辜负。逸韵,超俗的韵味。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萧颖士写给即将分别的几位友人的赠言。诗人首先坦诚地叙述了自己长期仕途不顺的处境,用一个“忝”字表达了对这些优秀后辈的谦逊态度。接着,他由衷地赞扬了友人们的才华和已经取得的声誉。然后,诗歌自然地过渡到眼前的离别场景,暮春时节本就容易引人感伤,再加上分别在即,更添惆怅。最后,诗人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以积极的口吻勉励大家要珍惜未来的时光,共同努力,不要辜负了彼此高雅的志趣和情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友人的欣赏和期许,体现了唐人重才情、惜知己的风尚。
展开
古诗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首联“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直抒胸臆,道出诗人多年仕途失意的无奈与惭愧。颔联“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笔锋一转,热情赞美离别对象的才华与成就,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诗人胸怀。颈联“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点明离别时令与场景,借“残春”之景烘托惜别之情,“清洛”意象增添了诗的清雅韵味。尾联“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是临别赠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共同保持高洁志趣的期望。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由抑到扬,最终归于勉励,格调高雅,展现了唐代文人赠别诗的特点。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萧颖士所作。萧颖士为开元年间进士,仕途坎坷,曾多年屈居下位。这首诗题为《留别二三子,得韵字》,是一首与友人(可能是他的学生或后辈才俊)离别时所作的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后辈们的赞赏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在离别之际的惜别之情和相互勉励之意。
展开
作者信息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古诗数量:
22
名句数量:
82
作者其他古诗
1
越江秋曙
1万阅读
2
有竹一篇七章
1万阅读
3
蒙山作
1万阅读
4
答邹象先
1万阅读
5
菊荣一篇五章
1万阅读
6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
1万阅读
7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1万阅读
8
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
1万阅读
9
游马耳山
1万阅读
10
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垫西岸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