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路漫漫,梁州过七盘。
二人来信宿,一县醉衣冠。
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西南如喷酒,遥向雨中看。
通往蜀郡的道路漫长遥远,经过梁州要翻越七盘山。 两位友人来此留宿两夜,全县的衣冠之士都为他们醉酒欢宴。 溪水逼近让春衫感到寒冷,树林交错使宴席更添凉意。 西南方的山势如同喷涌的酒泉,远远地在雨中望去格外壮观。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其一,地理意象的双重性——"七盘"既写实又象征仕途坎坷;其二,宴会描写的矛盾修辞——"醉"的热闹与"寒"的凄清形成张力;其三,尾联的隐喻体系——"喷酒"既呼应前文醉酒场景,又暗喻蜀地物产丰饶(酒)与地势险峻(喷)。讲解时可对比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等同期送别诗,突出岑参"以奇险写深情"的独特风格。
全诗以空间递进展开:首联宏观勾勒蜀道地理,颔联聚焦送别场景,颈联通过"春衫冷""宴席寒"的感官描写营造离愁,尾联以"喷酒"奇喻收束。诗人巧妙将自然险阻(七盘山)、人文热情(醉衣冠)与气象景观(雨中看)熔于一炉,在雄浑的边塞风格中注入细腻的情感表达。"谿逼""林交"等炼字精准,体现岑参"语奇体峻"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岑参任右补阙期间(约758-760年),时值安史之乱后期。程皓、元镜微二人将入蜀任职,诗人在醴泉东溪设宴送别。诗中既写蜀道艰险,又暗含对友人赴任险地的关切,更通过"全县醉衣冠"的夸张描写,展现唐代士大夫间深厚的交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