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风格豪迈雄奇,尤其以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著称,但亦有清新隽永之作。
2. 诗题解读:“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引发的感触;“南山旧庐”指诗人在终南山附近的旧居;“招柳建正字”意为邀请一位名叫柳建、官任“正字”(秘书省等机构的低级文官)的朋友。
3. 对仗手法: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本诗颔联“自怜”对“羞见”,“蓬鬓改”对“梨花开”;颈联“西掖”对“南山”,“诚可恋”对“思早回”,工整严谨。
4. 意象运用:“春风”“梨花”是春日典型意象,象征新生与美好,但与“蓬鬓”“不得意”形成反差,强化了情感的张力;“蒿莱”象征田园隐居生活。
5. 情感主题: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常见的“仕”与“隐”的矛盾心理,是田园隐逸诗传统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