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澧水桥西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我还没有到达你的家。
村庄里的园门和小巷看起来大多相似,到处都有春风吹过,枳壳花盛开着。
1. 这首诗是唐代七言绝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2. 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乡村的景象。
3. 枳壳花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烘托田园氛围。
4. 诗歌通过写景来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访友时的心情和对乡村风光的喜爱。
我们先来整体读一下这首诗,感受诗人的行踪和所见。首句“澧水桥西小路斜”,诗人从澧水桥西出发,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前行,这为我们勾勒出了出发时的场景。
接着“日高犹未到君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还没到友人家,这里既说明了时间的推移,也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可能有些焦急,但更多的是一种访友途中的期待。
然后看“村园门巷多相似”,这一句很写实,乡村里的布局往往比较相似,容易让人分不清方向,也为后面看到枳壳花做了铺垫。最后“处处春风枳壳花”,在有些迷茫的时候,春风带来了枳壳花的芬芳,眼前一片繁花盛开的景象,瞬间让人心境开阔,也让这次访友之旅更加难忘。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访友图,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乡村的宁静美好和诗人的闲适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别墅的经历,语言朴素自然,却充满意趣。首句“澧水桥西小路斜”点明了出发地点和路径,“斜”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路的蜿蜒曲折。次句“日高犹未到君家”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了路程稍远,以及诗人访友的急切心情。
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是全诗的妙笔。诗人因村园门巷相似而可能有些迷茫,却在不经意间被处处盛开的枳壳花所吸引,春风拂过,花香弥漫,让访友的过程增添了几分诗意。诗句通过对寻常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田园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闲适的心境。
雍陶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来看,应是诗人前往城西友人别墅拜访时所作,记录了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访友过程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