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辽阔的沙滩上,潮水如白虹般奔腾而来,仿佛仙人在瑶台失手打翻了玉杯,琼浆倾泻一空。 晴空的倒影在汹涌的江水中摇荡,黄昏的太阳随着急浪浮沉起伏。
1. 钱塘江潮: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潮势最盛 2. 比喻类型:本体(潮水)、喻体(白虹/玉杯) 3. 虚实结合:天空倒影与实景的相互映衬 4. 诗歌体裁:七言绝句
本诗教学可重点把握: ① 意象群分析:平沙/白虹/瑶台等构成的仙境意象 ② 动词妙用:"走""失""摇""浮"四字串联全篇动态 ③ 文化内涵:宋代文人将自然奇观升华为精神审美的典型范例 建议结合苏轼《八月十五看潮》进行对比阅读。
全诗四句皆用比喻与夸张: 首句以"白虹"喻潮势之迅疾,次句借神话传说赋予动态美感; 后两句通过"晴天摇动""晚日浮沉"的虚实相生手法, 将潮水撼天动地的气势与光影交错的奇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体现宋代咏物诗"以少总多"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钱塘江观潮之际。宋代文人盛行观潮雅集,陈师道以简练笔法捕捉潮水瞬息万变的壮景, 结合神话想象与现实观察,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惊叹与艺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