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
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
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
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常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致又如何。 近来湿热侵袭亭台楼馆,应觉清雅之谈胜过华服绮罗。 境入诗篇高韵生发,风传号令众人心齐和。 欲往承明殿拜谒先相报,愿拂朝衣追随清晨珂声。
本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面: 一是典故运用,梁王、西园、承明等历史意象构成互文性阅读; 二是双关修辞,“风穿号令”既写自然之风,又喻政令畅通; 三是情感表达技巧,尾联“愿拂朝衣”通过动作细节展现迫切心情。教学中可对比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会其酬赠诗中的历史厚重感与进取精神。
全诗采用“忆昔-感今-期许”结构: 首联以梁王典故暗指令狐楚的文采风流;颔联通过“溽暑”“清谈”的对比,展现超脱物欲的精神追求;颈联“境入篇章”“风穿号令”双关诗文创作与政令施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愿追随入朝的迫切心情。诗中巧妙运用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将对友人的赞美、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抱负融为一体,体现刘禹锡“沉郁中见豪迈”的独特诗风。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刘禹锡时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令狐楚时任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两人常有诗文往来。诗中通过追忆梁王雅集、描写暑日亭馆,表达对令狐楚政治才能的赞许和入朝辅政的期待,反映中唐文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