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读罢你悼念亡友的两首绝句,令我感伤不已写下这首短歌。 世间徒然感叹故人日渐稀少,文集中只觉祭文越积越多。 芳林中新叶催换着旧叶,流水里前波退让给后波。 从古至今同怀此般憾恨,听罢琴声泪已流干又能如何。
此诗情感呈现递进结构:首联点明创作缘起,颔联用数字对比(少/多)强化悲怆,颈联转入哲理思考,尾联收束于永恒之叹。刘禹锡将私人哀情与宇宙规律结合,形成"哀而不伤"的审美境界,体现其作为"诗豪"的理性特质。
诗以"双绝句"勾连白居易原唱,用"祭文多"具象化生命消逝。颈联以自然物象喻代际更替,哲理中暗含无奈。尾联"闻琴"用典将个人哀思升华为永恒的生命之叹,体现中唐诗人对生死议题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刘禹锡晚年接连失去元稹、崔群、崔玄亮三位挚友,见白居易悼诗后有感而发,以"新叶陈叶""前波后波"揭示自然规律,抒发生死无常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