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齰齖报幽魂。
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齰齖报幽魂。
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直到生死相隔,才知道真挚的友情依然存在;我强忍悲痛,用这拙劣的诗句来告慰你的亡魂。
我们曾一同在平原为客十年,如今你逝去,又能派遣谁在你的灵前哭泣哀悼呢?
1.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风格瘦硬奇警,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2. 诗中“平原客”涉及古代的客居文化,古代文人常因仕宦、游学等原因客居他乡,形成了特殊的客居情感与文学题材。
3.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多用来表达对逝去亲友的哀悼之情,此诗便是典型的悼亡之作。
《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是孟郊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诗。开篇“生死方知交态存”直击人心,告诉我们只有在生死离别之际,才能真正体会到友情的可贵与持久。作者说自己用“齰齖”之作来告慰亡魂,并非真的文辞拙劣,而是在巨大的悲痛中,觉得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是一种谦卑也是一种深情的体现。
“十年同在平原客”这句,简单交代了与友人的过往,十年相伴的时光是珍贵的回忆,也让如今的离别更显痛苦。“更遣何人哭寝门”则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自己对友人的独特情感,除了自己,再也没有人能如此痛彻心扉地为友人哀悼了。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孟郊对友人深沉的思念,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挚友情的价值。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了解到中唐时期悼亡诗的特点以及孟郊诗歌的风格特色。
首句“生死方知交态存”,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真挚友情在生死考验下的珍贵,深刻而沉痛,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次句“忍将齰齖报幽魂”,作者自谦诗才拙劣,却强忍悲痛写下诗句告慰友人亡魂,尽显对友人的深情。
后两句“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回忆往昔十年相伴的岁月,如今友人逝去,无人能像自己这般深切哀悼,将悲痛之情推向高潮,也进一步凸显了二人情谊的深厚。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悼。
这首诗是孟郊为悼念友人李丹员外而作,并寄给杜中丞。从诗中“十年同在平原客”可知,诗人与李丹曾有长达十年的共事或同游经历,情谊深厚。李丹员外去世后,孟郊悲痛万分,写下此诗以寄托哀思,同时向杜中丞倾诉自己的悲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