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 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 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姿态轻盈的朱鹭啊,飞来春天的池塘,栖息在绿色的树上。
羽毛像修剪过一般整齐,颜色如同染过一样鲜艳,从远处飞来想要落下时,双翅收敛。
为了避开人,带着幼鸟进入幽深的水沟,行动之处,水面泛起美丽的波纹。
谁能想到富贵人家用网捕捉你们的身躯,倒不如在江海的角落自由自在地饮水啄食。
1. 朱鹭:一种珍稀水鸟,在古代诗歌中常被作为描写对象,其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2. 张籍的诗歌风格:多反映现实,语言通俗晓畅,注重写实,善于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情感和观点。
3. 托物言志: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朱鹭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4. 中唐诗歌特点:中唐诗歌在题材上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写实之作,也有追求奇险的作品。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朱鹭》。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诗中描绘了朱鹭的外形、动作以及它的遭遇。
开头两句“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轻快的朱鹭在春天的池塘边活动,栖息在绿树上,画面感很强。接下来描写朱鹭的羽毛“如翦色如染”,写出了羽毛的整齐和色彩的鲜艳,“远飞欲下双翅敛”则细致地刻画了它飞落时的动作。
然后“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朱鹭的谨慎,它为了保护幼鸟而避开人群,进入深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水面波纹荡漾的美景。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告诉我们朱鹭被豪家捕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朱鹭的同情,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要注意体会诗人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诗人通过朱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下中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张籍的诗歌风格,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朱鹭轻盈优美的姿态,“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接着细致刻画了朱鹭的外形与动作,“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生动地展现了朱鹭的美丽与灵动。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两句,不仅写出了朱鹭的警惕和对幼鸟的爱护,也描绘出了水面泛起波纹的美丽景象,充满生机。
然而,结尾“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笔锋一转,揭示了朱鹭被豪家捕捉的悲惨命运,与前文的自由惬意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朱鹭的同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这首《朱鹭》通过对朱鹭遭遇的描写,可能暗含着对当时社会中弱小者被权贵欺凌现象的感慨。中唐时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权贵豪强常常掠夺百姓利益,诗人或许借朱鹭的不幸遭遇,委婉地表达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