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张籍 〔唐朝〕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写花
写人
写梅
古诗译文
我自爱这新开的梅花美好,沿着一条斜斜的小径寻去。不让别人来打扫这里的石头,生怕损坏了落下的花瓣。
展开
知识点
张籍是中唐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之一,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唱和诗是唐代文人之间常见的诗歌形式,通过酬唱增进友谊和艺术交流。梅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象征高洁、坚韧和孤傲,是文人喜爱的意象。盛山在唐代是开州的名胜,韦处厚曾在此任职,张籍的和诗可能作于访问或寄赠之时。
展开
古诗注解
梅溪
: 指盛山的一处溪流旁有梅花,可能为地名或景致。
新梅
: 新开放的梅花,象征初春或高洁。
一径斜
: 一条斜斜的小路,形容幽静偏僻的路径。
扫石
: 打扫石头上的落叶或杂物,这里指清理环境。
落来花
: 飘落下来的梅花花瓣,代表自然之美和易逝的时光。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张籍对韦处厚盛山诗的唱和,以“梅溪”为切入点,通过寻梅、护花的行为,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细腻情感。前两句写诗人主动寻梅,表现其雅趣;后两句转为保护落花,凸显其仁心。整体上,诗歌语言质朴,却富含深意,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生态意识。同时,作为组诗的一部分,它展示了张籍与韦处厚的文学互动,是研究中唐诗歌和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自爱新梅”和“行寻一径斜”描绘了诗人独自寻梅的闲适场景。后两句“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保护意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幽静,展现了张籍诗歌的清新风格,以及唐代文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籍的《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组诗中的一首,题为“梅溪”。韦开州指韦处厚,曾任开州刺史,盛山位于开州(今重庆开县)。张籍与韦处厚有交往,此诗为唱和之作,写于中唐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隐逸情怀。
展开
作者信息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
503
名句数量:
1860
作者其他古诗
1
答鄱阳客药名诗
1.1万阅读
2
湘江曲
1万阅读
3
春别曲
1万阅读
4
节妇吟
1万阅读
5
没蕃故人
1万阅读
6
赠项斯
1万阅读
7
秋山
1万阅读
8
岳州晚景
1万阅读
9
野老歌
1万阅读
10
重阳日至峡道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