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
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因为这身朝廷的官服束缚着自己,眼看着通往东边的路却没有办法前往。
历阳的老朋友如今应该已经不多了,反而更加想念邻家的两位老人。
1. 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凝练,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2. 山人:古代对隐士或在山野间生活的人的称呼,他们通常不仕官场,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在唐诗中常作为隐逸情怀的象征。
3. 寄赠诗: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指诗人写给亲友的诗歌,多用来表达思念、问候、劝勉等情感,这首《寄朱、阚二山人》便是典型的寄赠诗。
4. 历阳:古地名,历史悠久,在今安徽省和县,是古代文人骚客常提及的地方,在唐诗中多次出现。
《寄朱、阚二山人》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寄赠诗。开篇两句,诗人直抒胸臆,道出自己被官职所困,无法前往历阳的无奈。“朝章束身”不仅是对身体的束缚,更暗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厌倦,与山人的自由闲适形成对比。
后两句则将情感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历阳旧客今应少”一句,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也为下文“转忆邻家二老人”做了铺垫,突出了诗人对朱、阚二位山人的深厚情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员往往身不由己,与隐士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这首诗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以及文人在其中的情感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素的语言打动人心,将思念之情和人生感慨自然地融合,展现了张籍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的特点。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唐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寄赠诗这一题材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首句“为个朝章束此身”直接点出自己被官职所束缚的处境,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无奈。“眼看东路去无因”则进一步强调了无法前往探望友人的遗憾,“眼看”二字将这种渴望而不得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来。
后两句“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由对路途的感慨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作者想到历阳的旧友如今或许已所剩无几,这种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反而让他更加怀念朱、阚二位山人。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官场的束缚、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的追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感真挚动人,余味悠长。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曾担任过多种官职。这首诗是他写给朱、阚二位山人的寄赠之作。从诗中内容来看,当时张籍可能正任职于某地,被官场事务所束缚,无法前往历阳探望旧友。在对官场束缚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中,他想起了历阳的老朋友,尤其是邻家的朱、阚二位山人,于是写下此诗寄托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