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东城

李贺 〔唐朝〕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河流转弯处,黎明时分风声萧瑟,乌鸦在高高的城墙上空飞翔。

长长的船帆标明这里是越地的郊野,冰冷的城墙上挂着吴地样式的弯刀。

淡菜在寒冷的日光下生长,鲕鱼在白色的波涛中喷水。

水花沾湿了士兵的抹额,夜晚,旗帜和战鼓迎着潮水而动。

1.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想象丰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怀。

2. 画角:古代一种管乐器,多用于军中,其声音高亢凄厉,可用于报警、指挥等。

3. 睥睨:指城墙上的短墙,是古代城墙建筑的一部分,有防御作用。

4. 吴刀:吴地出产的刀,因吴地冶炼技术发达,所产刀具锋利,在古代闻名。

5. 抹额:古代的一种头饰,最初为士兵所用,后来也在民间流行,有束发、保暖、装饰等作用。

6. 律诗: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格律特点。

  • 画角东城:诗题,指在东城听到画角声,画角是古代军中乐器,发声高亢凄厉。
  • 河转:河流转弯的地方。
  • 曙萧萧:黎明时分风声凄凉。曙,黎明;萧萧,风声。
  • 睥睨(pì nì):指城墙上的短墙,也叫女墙。
  • 帆长摽越甸:长长的船帆标明这里是越地的郊野。摽,标明;越甸,越国的郊野,此处泛指江南地区。
  • 壁冷挂吴刀:冰冷的城墙上挂着吴地的刀。壁,城墙;吴刀,吴地出产的刀,泛指宝刀。
  • 淡菜:一种海生软体动物,可食用。
  • 鲕(ér)鱼:一种小型鱼类。
  • 潠(xùn):喷水。
  • 抹额:古代士兵束在额头上的布带,用以束发或防护。
  • 旗鼓夜迎潮:夜晚旗帜和战鼓迎着潮水(而动),指军队在夜间戒备或行动。

《画角东城》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东城黎明时分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此地的地理环境和军事氛围。

首先,我们从诗题入手,“画角”点明了与军事相关的元素,“东城”则指明了地点。开篇两句,诗人以“河转”“曙萧萧”勾勒出黎明时分的环境,风声萧瑟,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而“鸦飞睥睨高”则通过乌鸦在城墙上空飞翔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空旷与肃杀感。

接着看颔联,“帆长摽越甸”告诉我们这里靠近越地,有船只往来,“壁冷挂吴刀”则直接点出了军事元素,城墙的冰冷与吴刀的存在,暗示了此地可能是一个边防要地。颈联转而描写水边的生物,淡菜、鲕鱼的出现,为这幅略显冷峻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同时“寒日”“白涛”也呼应了整体的清冷基调。

最后尾联,将目光聚焦到士兵身上,“水花沾抹额”描绘了士兵在水边活动的情景,“旗鼓夜迎潮”则展现了军队在夜间仍保持戒备状态,让我们感受到军旅生活的紧张与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细致描绘,将东城的独特风貌和军事气息完美融合,既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边塞氛围。学习这首诗,不仅能欣赏其文学之美,还能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首诗以清晨的东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边塞气息的画面,意境苍凉而壮阔。

首联“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从听觉和视觉入手,写河流转弯处黎明的风声和高飞在城墙上空的乌鸦,渲染出一种清冷、肃杀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视角转向城内外的景象,长长的船帆标明了地域,冰冷城墙上的吴刀则暗示了此地的军事属性,动静结合,展现出东城的地理和军事特点。

颈联“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描写了水边的生物,淡菜在寒日中生长,鲕鱼在涛中喷水,充满生机,同时也呼应了“寒”的氛围,使画面更显丰富。

尾联“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将焦点落在士兵身上,水花沾湿抹额,夜晚旗鼓迎潮,刻画了士兵们的戒备状态,凸显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紧张,也让全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层层递进,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体现了李贺诗歌奇崛冷艳的风格特点。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和边塞生活的作品。《画角东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描绘的东城景象、军旅元素(吴刀、旗鼓、抹额等)来看,可能是诗人在某个边地或军事重镇所见所感而作,通过对黎明时分东城景色和军事氛围的描写,寄寓了某种情感或感慨。当时唐朝已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渐增,边疆也时有战事,这样的社会背景可能对诗人创作此诗有一定影响。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