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元稹 〔唐朝〕

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

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

币聘虽盈箧,泥章未破缄。

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 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

鞶缨骢赳赳,緌珮绣縿縿。

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

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

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 象斗缘谿竹,猿鸣带雨杉。

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

宿浦宜深泊,祈泷在至諴.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

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

菌须虫已蠹,果重鸟先鵮. 冰莹怀贪水,霜清顾痛岩。

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

荆俗欺王粲,吾生问季咸。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汉朝的法令在军中设置幕府,秦朝的制度在郡县设置监官。

如同萧何归还旧时的印信,又如鲍永接受新的官衔。

聘用的礼物虽装满箱子,封泥的印信却尚未开启。

蜘蛛悬垂着缭绕的丝线,喜鹊报喜的叫声杂乱细碎。再次磨砺神羊般的刚正之角,重新打开御史的奏章函件。

皮革做的缨带装饰着雄健的青白色骏马,系着的佩玉和锦绣旗帜随风飘动。

羡慕鸿雁展翅高飞的自由,离别的心绪如同被刀刃切割般疼痛。

一同出游的时光里,如同缺少了一块美玉般遗憾;明察事理的能力,仿佛失去了明亮的镜子。

遥想你乘车登上山岭,怎能不泪水沾满衣衫。

茅草蒸腾的湿气中夹杂着蟒蛇的气息,衣衫被汗水浸透,度过梅雨季而生出霉斑。大象在溪边竹林间争斗,猿猴在雨中的杉树下鸣叫。

飓风狂烈浩大,韶石高峻陡峭。

住宿的水浦应当深深停泊,祈祷泷水要心怀至诚。瘴气弥漫的江水要趁早渡过,有毒的野草不要亲自去割除。

测试蛊毒要看银器是否变黑,排除腥气贵在多吃咸味食物。

菌类的菌柄已被虫子蛀蚀,果实沉重时鸟儿会先啄食。看到晶莹的冰水就会怀念故乡的清水,霜气清寒时会顾念险峻的山岩。

珍贵的珠玑应当随意抛掷,像薏苡之类的东西又怎能引来谗言。

楚地的风俗曾欺辱过王粲,我的人生要请教季咸般的相士。

1. 侍御:古代官职名,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等,权力颇重,在唐代是重要的监察职位。

2. 岭南:地理名词,指中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唐代时因远离中原,被视为偏远蛮荒之地。

3. 排律:诗歌体裁之一,是律诗的延长,句数不限,但讲究平仄、对仗、押韵,篇幅较长,多用于酬赠、送别等场合。

4. 蛊毒:古代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可用来害人,岭南地区因气候湿热,古代被认为是蛊毒盛行之地,成为中原人对岭南的一大畏惧之处。

5. 元稹诗歌风格:元稹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新乐府诗,也有大量抒情诗,其诗风平易浅切,语言通俗,情感真挚,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6. 用典: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名言等,以丰富诗歌内容,增强表达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

  • 崔侍御:指担任侍御史官职的崔姓友人。侍御,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等事务。
  • 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唐代时为偏远之地,多瘴气。
  • 汉法戎施幕:汉朝的法令在军中设置幕府。戎,指军队;幕,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秦官郡置监:秦朝的制度在郡县设置监官。监,指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县。
  • 萧何归旧印:用萧何典故,萧何是汉初丞相,曾收藏秦代的图籍档案,此处喻指官员交接职务。
  • 鲍永授新衔:鲍永是东汉大臣,以忠直闻名,此处指崔侍御接受新的官衔。
  • 币聘:用礼物聘请,此处指朝廷的赏赐或聘用之物。
  • 泥章未破缄:封泥的印信尚未开启。泥章,古代用泥封缄公文,上面加盖印章;缄,封条。
  • 詀諵: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 神羊角:神羊即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是非的异兽,此处喻指御史的刚正不阿。
  • 宪简:指御史弹劾官员的奏章。
  • 鞶缨:皮革做的缨带,用于装饰马匹。
  • :青白色的马。
  • 赳赳: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 緌珮:系着的佩玉。
  • 縿縿:形容旗帜飘动的样子。
  • 逸翮:指鸟展翅高飞,此处喻指崔侍御远行。
  • 鸿翥:鸿雁高飞。
  • 刃劖:如同被刀刃切割,形容痛苦。
  • 片玉:比喻珍贵的人或物,此处指崔侍御。
  • 洞照:明察事理。
  • 明鉴:明亮的镜子,比喻明察。
  • 茅蒸:茅草蒸腾的湿气。
  • 蟒气:蟒蛇的气息,形容岭南环境险恶。
  • 梅黬:梅雨季节产生的霉斑。
  • 飓风:强大的风暴。
  • 韶石:山名,在今广东韶关一带。
  • 崭崭:形容山势高峻。
  • 宿浦:住宿的水浦。
  • 祈泷:祈祷泷水(湍急的河流)。
  • 至諴:极其真诚。
  • 瘴江:弥漫瘴气的江水。
  • :割除。
  • 试蛊:测试是否中蛊毒,古代岭南有蛊毒之说,据说用银器可测试。
  • 排腥:排除腥气,岭南多湿热,食物易有腥气。
  • :蛀蚀。
  • :同“啄”,鸟类用嘴取食。
  • 珠玑:珍珠美玉,比喻珍贵之物。
  • 薏苡讵能谗:用马援典故,马援从交趾带回薏苡,被人诬告为珍珠,此处意为清白之人不怕谗言。
  • 荆俗欺王粲:王粲是东汉文学家,曾避乱荆州,不受重用,此处喻指担心崔侍御在岭南受委屈。
  • 季咸:古代传说中的相士,此处意为感叹人生无常。

元稹的《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佳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全诗围绕送别崔侍御前往岭南展开。开篇四句“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以历史典故起笔,既点出崔侍御的官职性质(如同古代的监官、御史),也暗示了其职务的重要性,同时暗含对友人接受新职的肯定。

接着,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等句营造了一种复杂的氛围,既有对友人出行的些许预兆,也暗含不舍。“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则直接抒发了离别之痛,将不舍的心情比作被刀刃切割,十分真切。

然后,诗歌重点转向对岭南环境的想象与描述。“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等句,极力渲染岭南的险恶环境——湿热多瘴、猛兽出没、风暴频发,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的担忧,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岭南与中原的差异。

在表达担忧的同时,诗人也给予友人关怀和鼓励。“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等句,是对友人在岭南生活的细致提醒;“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则借用典故,鼓励友人保持清白品格,不必担心谗言陷害。

最后,“荆俗欺王粲,吾生问季咸”一句,既流露出对友人可能遭遇不公待遇的担忧,也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叙事、写景、用典等多种手法,将送别友人的不舍、对前路的担忧、对友人的鼓励与关怀融为一体,情感真挚,意蕴丰富,是元稹送别诗中的佳作。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是一首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送别诗,具有以下特点:

1. 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作为一首二十韵的排律,全诗句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精巧。如“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等,不仅形式对称,内容也相互关联,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格律功底。

2. 用典贴切,意蕴丰富:诗中多处运用历史典故,如萧何、鲍永、王粲、马援等,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评价和担忧,也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薏苡讵能谗”一句,借用马援的典故,鼓励友人保持清白,不惧谗言,情感真挚动人。

3. 情景交融,情感深沉:诗歌前半部分多写送别场景和对友人官职的交代,后半部分则着重描绘岭南的险恶环境,如“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等,通过写景烘托出对友人前路的担忧;同时,“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浓浓的不舍之情。

4. 关怀细致,情意浓厚:诗人不仅表达了离别之痛,还对友人在岭南的生活细节给予提醒,如“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体现了对友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友情显得更加真挚深厚。

此诗为元稹送别友人崔侍御前往岭南任职所作。元稹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岭南在唐代是偏远荒蛮之地,气候湿热,多瘴气、毒虫,生活环境恶劣,且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崔侍御前往岭南任职,路途遥远,环境艰苦,元稹作为友人,在送别之际,写下这首二十韵的长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对其前路表示担忧,同时给予鼓励和慰藉。

诗中多处用典,既体现了对友人官职身份的认可,也暗示了岭南之行的艰难,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远赴偏远地区任职的复杂心态。

作者信息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古诗数量:691名句数量: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