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府诗

元稹 〔唐朝〕

少年曾痛饮,黄令苦飞觥。

席上当时走,马前今日迎。

依稀迷姓氏,积渐识平生。

故友身皆远,他乡眼暂明。

便邀连榻坐,兼共榜船行。

酒思临风乱,霜棱扫地平。

不堪深浅酌,贪怆古今情。

逦迤七盘路,坡陀数丈城。

花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

一种埋幽石,老闲千载名。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年轻时曾一起开怀畅饮,黄县令当时频频举杯劝酒。

当年在宴席上我匆匆离去,如今在马前恭敬地迎接你。

最初对你的姓名有些模糊,渐渐才了解你的生平经历。

昔日的好友都已天各一方,在他乡遇见你让我眼前一亮。

你便邀请我同榻而坐,还一同乘船出游。

饮酒的思绪随着清风纷乱,严霜般的棱角也被磨平。

禁不住一杯杯浅斟深酌,心中满是对古今世事的悲喜感慨。

七盘山路蜿蜒曲折,数丈高的城墙地势起伏。

看到花朵仿佛是褒姒的笑容,见到栈道便想起诸葛亮南征的往事。

同样是埋骨于幽石之中,唯有留名千古才能得到长久的安宁。

1. 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2. 明府,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在唐代较为常用。

3. 褒女即褒姒,是西周时期的历史人物,相关的“烽火戏诸侯”典故流传甚广。

4. 武侯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曾多次率军出征,其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

5. 七盘路是古代著名的险峻道路,常出现在唐诗中,用以描写路途的艰难。

6. 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元稹的许多诗作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 黄明府:指姓黄的县令,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
  • 痛饮:尽情饮酒。
  • 飞觥:频频举杯饮酒,觥是古代的酒器。
  • 积渐:渐渐,逐渐。
  • 连榻坐:同榻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 榜船:行船,划船。
  • 霜棱:比喻人的锋芒锐气。
  • 逦迤:形容道路曲折连绵。
  • 七盘路:古道路名,以曲折险峻著称。
  • 坡陀:地势起伏不平的样子。
  • 褒女:指褒姒,周幽王的宠妃,传说她一笑倾城。
  • 武侯:指诸葛亮,他曾被封为武乡侯。

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的脉络。诗歌开篇从回忆往昔与黄明府的畅饮场景入手,“少年曾痛饮,黄令苦飞觥”,简单几句就勾勒出年少时的豪情与两人的交往。接着写到“席上当时走,马前今日迎”,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两人身份、境遇的变化。

在描写重逢后的情景时,“故友身皆远,他乡眼暂明”这句很关键,它点出了在他乡遇到故人的特殊情感,那种惊喜和慰藉是难以言表的。之后诗人描绘了与黄明府相处的细节,“便邀连榻坐,兼共榜船行”,体现了两人亲密的关系。

而“酒思临风乱,霜棱扫地平”则是诗人内心的流露,饮酒时的思绪纷乱,也暗示了经历岁月洗礼后,曾经的锋芒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对人生的感悟。

再看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沿途的景物,“逦迤七盘路,坡陀数丈城”不仅写出了路途的景象,也为下文的怀古做了铺垫。“花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两句,由眼前的花和栈道联想到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是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咏史怀古的手法,既丰富了诗歌内容,又提升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一种埋幽石,老闲千载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历史想到人生,思考人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唯有美好的名声能够流传千古,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又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以与黄明府的重逢为线索,将叙事、抒情和写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篇回忆少年时一同痛饮的情景,与今日马前相迎形成对比,既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又体现出两人情谊的延续。

诗中“故友身皆远,他乡眼暂明”一句,道出了在他乡遇故知的欣喜,情感真挚动人。“酒思临风乱,霜棱扫地平”则通过饮酒时的思绪和自身棱角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磨砺和人生的感悟。

后半部分描写沿途的景物,“逦迤七盘路,坡陀数丈城”勾勒出道路的曲折和城墙的地势,“花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典故,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一种埋幽石,老闲千载名”以深沉的感慨作结,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留名千古的意义,引人深思。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饱满,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沧桑相结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稹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此诗是他与黄姓县令重逢时所作。从诗中内容可知,诗人与黄明府早年便有交往,曾一同畅饮。后来两人分别,此次在他乡重逢,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记录重逢的情景和心中的感触。当时元稹可能处于宦游他乡的境遇,与故友的重逢让他在漂泊中得到一丝慰藉,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世事以及历史的诸多思考。

作者信息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古诗数量:691名句数量: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