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骏

白居易 〔唐朝〕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千里马失去了它的主人,瘦弱饥饿却没有人来放牧。

对着风嘶鸣一声,在广阔的黄河弯曲处。

在结冰的水边站立,在积雪的坟冢间住宿。

年终时节田野空旷,连寒草都填不饱肚子。

难道没有买骏马的人吗?可惜全都是些有眼无珠的凡人。

相马的人因为它瘦弱而看走了眼,于是错失了这能日行千里的良驹。

村里为何如此纷扰?是官吏在征收草料和粮食。

把它输送到军队的马厩中,最终变成了劣马一样的肉。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关注社会现实。

2. 借物喻人是这首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羸骏”的描写来比喻有才能却被埋没的人,使抽象的情感和道理更加具体形象。

3. 诗中的“骅骝”“千里足”都是古代对良马的称呼,常被用来象征有杰出才能的人,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4. 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干预社会生活,这首诗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骏马遭遇的描写反映社会上人才被埋没的问题。

  • 羸骏:瘦弱的骏马。
  • 骅骝:古代传说中的骏马,常用来比喻良才。
  • 羸饿:瘦弱饥饿。
  • 莽苍:形容原野辽阔无边的样子。
  • 黄河曲:黄河弯曲的地方。
  • 蹋冰:踩在冰上。
  • 冢间:坟墓之间。
  • 岁暮:年终,一年将尽的时候。
  • 市骏者:买骏马的人。市,购买。
  • 凡人目:普通人的眼光,指没有识别人才的能力。
  • 相马:观察品评马的优劣。
  • 千里足:指能日行千里的良马,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刍粟:草料和粮食,这里指征收的军需物资。
  • 军厩:军队的马棚。
  • 驽骀:指劣马,比喻平庸无能的人。

《羸骏》是白居易一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我们首先来看诗的题目,“羸骏”即瘦弱的骏马,这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描写对象。

诗歌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千里马落魄的景象,曾经的骅骝失去了主人,变得瘦弱饥饿,无人照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何良马会落到如此境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它在黄河曲畔、冰天雪地里的艰难处境,寒风中嘶鸣,在冰水边站立,在雪冢间栖息,连寒草都吃不饱,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它的悲惨遭遇。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市骏者”,但这些人都是“凡人目”,因为马瘦就看不上它,从而错失了这匹千里良驹。这里其实是在讽刺社会上那些没有识才之能的人,他们往往只看表面,不能发现真正的人才。

最后,村里官吏征收刍粟,这匹千里马被送到军厩,最终变成了驽骀肉,这样的结局令人痛心。整首诗看似写马,实则写人,通过千里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要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理解诗人寄托在其中的情感,同时也要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新乐府运动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全诗以“羸骏”为核心,通过对其悲惨境遇的细致描绘,寄托了深刻的情感和寓意。开篇“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直接点出千里马失去依靠、困顿不堪的状况,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接着“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等句,通过对骏马在恶劣环境中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它的孤独与艰辛,画面感极强,让人感受到其遭遇的凄惨。“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骏马的饥饿,加深了悲凉的氛围。

而后“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则将笔触转向识马者,批判了那些没有眼光的人因骏马瘦弱而错失良才,暗含了对社会上不识人才现象的讽刺。最后“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写出了骏马最终的悲惨结局,被当作普通的劣马对待,甚至沦为肉食,令人扼腕叹息。

整首诗借物喻人,将千里马的遭遇与有才能之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官场黑暗,许多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遭受排挤和埋没。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匹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实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不满。白居易的诗歌常常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关注社会民生和人才的命运,此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