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唐朝〕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有着雁齿般台阶的小红桥,旁边是屋檐低垂的白色小屋。

小桥前面有什么呢,是那柔弱茂盛的新生竹子。

竹子的外皮像褐色的锦缎一样裂开,竹节显露,像抽出的青玉。

竹叶青翠得仿佛可以当作食物,竹上的粉霜让人不忍心去触碰。

悠闲地吟诵还没停止,沉醉赏玩的心情难以满足。

这新竹能统领这美好的风光,轻易地胜过那些普通的草木。

谁能在有月亮的夜晚,陪伴我在竹林中住宿?

我为你斟上一杯酒,纵情高唱竹枝曲。

1.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多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关注民生疾苦和自然景物,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细致观察和朴素表达的特点。

2. 古诗中常见的咏物手法:这首诗通过对新竹的细致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是咏物诗的典型之作,咏物诗往往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3. “竹枝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府曲名,起源于巴渝一带,多用来歌咏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唐诗中经常被提及和引用。

4. 古诗中的色彩描写:诗中“红桥”“白屋”“褐锦”“青玉”“筠翠”等词语,通过色彩的搭配,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

  • 雁齿:比喻桥的台阶排列整齐,像雁的牙齿一样。
  • 垂檐低白屋:屋檐低垂的白色小屋。白屋,指简陋的房屋。
  • 苒苒:草木柔弱、茂盛的样子。
  • :裂开。
  • 褐锦:褐色的锦缎,此处形容竹子外皮的颜色和纹理。
  • 筠翠:指竹的青翠颜色。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 粉霜:竹子表面的白色粉末。
  • 管领:统领,引领。
  • 风烟:指美好的风光景色。
  • 轻欺:轻易地超过、胜过。
  • 竹枝曲:乐府曲名,多用来歌咏风土人情,此处指与竹子相关的歌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题小桥前新竹招客》。首先,我们通读全诗,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整体氛围。从诗题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是写小桥前的新竹,并且诗人还想邀请客人来欣赏。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很美的场景,有红色的小桥,还有白色的小屋,色彩搭配很和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清幽的环境中。接着,作者问“桥前何所有”,然后告诉我们是“苒苒新生竹”,自然地引出了我们这首诗的主角——新竹。

再看描写新竹的几句,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把竹子的外皮比作褐锦,竹节比作青玉,让我们能很形象地想象出新竹的样子。而且“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这两句,把作者对新竹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好像那竹子的青翠都能让人尝到味道,那粉霜让人都舍不得碰一下。

后面作者说自己“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可见他对这新竹是多么着迷啊。还说新竹“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觉得这新竹特别出众,超过了其他的草木。最后,作者发出邀请,希望有人能在月夜陪伴他住在竹林里,一起喝酒唱歌,这种邀请充满了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新竹的美好,更体会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他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留意诗中那些描写景物的词语和表达情感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妙处。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小桥前新生竹子的美好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雅致情趣。

开篇“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寥寥数笔勾勒出小桥、白屋的景象,为新竹设置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画面感十足。接着“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自然地引出描写的主体——新生的竹子,“苒苒”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新竹柔弱而又充满生机的样子。

中间几句细致刻画了新竹的形态色泽,“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将竹子外皮比作裂开的褐锦,竹节比作抽出的青玉,比喻贴切形象,展现了新竹的独特美感;“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则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出了竹叶青翠得让人想品尝,竹上粉霜让人不忍触碰的喜爱之情,进一步抒发了对新竹的珍爱。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新竹的沉醉赏玩之情,久久不能满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则是对新竹的高度赞美,认为它能统领这美好的风光,轻易胜过其他普通草木,突出了新竹的不凡。

最后“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由景及情,邀请友人共赏月夜竹林美景,饮酒高歌,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友情的期盼推向高潮,使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情感更加真挚。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浓厚,将对新竹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很多诗作都与生活场景、自然景物密切相关。这首诗题为《题小桥前新竹招客》,从题目和内容来看,应是诗人在某个有小桥、新竹的地方闲居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看到新生的竹子长势喜人,周围景色清幽雅致,便心生感慨,写下这首诗,既赞美新竹的美好,也表达了希望友人前来共赏美景、同享雅趣的心情。这样的创作往往源于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平淡生活的热爱。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