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路逢故人

白居易 〔唐朝〕

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

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

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

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漫长的道路上布满尘土,天色已近傍晚,秋风中的废弃宫殿笼罩着一片烟雾。

我们在桥头相逢,勒住马交谈,整整一天都停留在此地。

我知道你处境不如意,怀着郁闷的心情西来漫游。

看着新丰的客店,不禁令人惆怅,如今还有谁能像当年发现马周那样赏识你呢?

1.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 新丰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地和商业集散地,在唐诗中常被提及,见证了许多人事变迁。

3. 马周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其从潦倒到被赏识重用的经历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多用来抒发怀才不遇或希望得到赏识的情感。

4. 这首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5. 诗歌中“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一句属于用典抒情,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友人遭遇的感慨。

  • 新丰:古县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交通要道和商旅集散地。
  • 废宫:废弃的宫殿,暗示此地曾经繁华,如今衰败。
  • 立马:勒住马,停住马。
  • 尽日:一整天。
  • 不得意:处境不顺,心情不佳。
  • 郁郁:忧愁、烦闷的样子。
  • 西游:指向西而行,此处可能是指到长安一带。
  • 马周:唐代人,早年潦倒,在新丰旅店受冷遇,后因才华被唐太宗赏识,成为名臣。这里用马周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一下这首诗。这是一首白居易在路途中偶遇故人所作的诗,全诗围绕“相逢”展开,既描写了相逢时的情景,又抒发了对故人处境的感慨。

从诗句来看,开篇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让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当时可能也带有一些落寞的情绪。而“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位友人在桥头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对于后两句,大家要重点理解其中的典故。马周的故事是关键,白居易用这个典故,是想说他的友人就像当年的马周一样有才华,却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很多有才华的人可能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所以这句诗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虽然简单,但情感丰富,通过写景、叙事和用典,把对故人的情谊和对人才不被赏识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开篇“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以景物描写起笔,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漫长道路上尘土飞扬,秋风中废弃宫殿被风烟笼罩的萧瑟景象,既点明了相逢的时间和地点,又渲染出一种凄凉、惆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故人相逢的情景。“立马”写出了两人相遇时的动作,“尽日”则体现出他们之间有很多话要说,足见彼此情谊深厚,也从侧面反映出故人心中的苦闷需要倾诉。

后两句“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由叙事转为抒情和议论。诗人直接点出友人“不得意”“郁郁”的处境,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而用马周的典故,将友人比作马周,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为友人不被赏识而感到惋惜和惆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埋没人才现象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切,情景交融,用典贴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内容来看,应是诗人在新丰路上偶遇一位处境不如意的故人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经过新丰这一古地,看到前路漫漫、废宫萧瑟,又逢故人,联想到友人的遭遇和历史上的马周,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对人才不被赏识的感慨。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