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自江州至忠州
自江州至忠州
白居易 〔唐朝〕
前在浔阳日,已叹宾朋寡。
忽忽抱忧怀,出门无处写。
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
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
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
敢望见交亲,喜逢似人者。
写山
写马
写人
行舟
古诗译文
以前在浔阳的时候,就已经感叹宾客朋友很少;匆匆忙忙怀着忧愁,出门无处倾诉;如今来到更加深远偏僻的地方,在穷困的峡谷和山巅之下;五月里船只无法通行,滟堆像马一样险峻;巴地的人像猿猴一样,矫健地满山遍野;不敢期望见到亲友,高兴地遇到像人一样的存在。
展开
知识点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江州和忠州均为唐代州名,今属江西和重庆;滟堆是长江三峡中的著名险滩,现已炸除;巴人指古代巴国地区的居民,以勇猛著称;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贬官文人的常见主题,如孤独、思乡和适应新环境。
展开
古诗注解
浔阳
: 今江西省九江市,白居易曾在此任江州司马。
宾朋寡
: 宾客朋友很少,表达孤独之感。
忽忽
: 匆匆忙忙的样子,形容心怀忧虑。
写
: 通“泻”,倾诉、发泄的意思。
穷峡
: 指深远偏僻的峡谷,形容地势险峻。
滟堆
: 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形状如马,航行危险。
巴人
: 指四川东部地区的居民,古代巴国之地。
猿狖
: 猿猴,比喻当地人的外貌或生活方式原始。
矍铄
: 形容老人或人精神矍铄、矫健的样子。
交亲
: 亲友,交好的亲人朋友。
似人者
: 像人一样的存在,可能指当地居民或偶遇者,表达在偏远地区的孤独和惊喜。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白居易贬官途中的抒怀之作,通过从江州到忠州的行程,描绘了地理的险阻和人际的疏离。诗中以“宾朋寡”起笔,奠定孤独基调,随后以“穷峡巅山下”和“五月断行舟”渲染环境的恶劣,最后以巴人的形象反衬出对友情的渴望。整体上,诗作不仅记录了个人经历,也折射出唐代士大夫在政治动荡中的普遍心态,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展现了白居易贬官途中的孤独与荒凉感。前两句回忆浔阳时的孤寂,中间四句描写当前险峻偏僻的地理环境,最后两句以巴地居民为对比,表达了对人际温暖的渴望。诗中运用比喻(如“滟堆正如马”)和对比(如“巴人类猿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整体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元和年间(约818年),白居易因政治斗争被贬官,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移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途中,他经过长江三峡等险峻地带,感受到地方的偏僻和自身的孤独,诗作反映了他对仕途坎坷、朋友稀少的感慨,以及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观察。
展开
作者信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
3471
名句数量:
12158
作者其他古诗
1
琵琶行并序
1.8万阅读
2
五凤楼晚望
1.4万阅读
3
醉中对红叶
1.2万阅读
4
樟亭双樱树
1.1万阅读
5
游悟真寺诗
1.1万阅读
6
微雨夜行
1.1万阅读
7
采莲曲
1.1万阅读
8
醉歌
1.1万阅读
9
放言五首
1.1万阅读
10
秋池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