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 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 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紫阁峰的西边,清澈的渭水东岸,在野外炊烟的深处,正是夕阳斜照之时。
风中的荷叶,老叶呈现出萧条的绿色;水边的蓼花,残花带着寂寞的红色。
我厌倦了官场的游历,您也正处于失意之中,可惜这秋日的思绪,我们两人的心情是相同的。
1.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通俗易懂、平实自然著称,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情感,此诗体现了他关注个人心境的特点。
2. 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3. 诗中的“紫阁峰”“清渭”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名,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
4. 水蓼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烘托萧瑟、孤寂的氛围。
这首《县西郊秋寄赠马造》是白居易写给友人马造的一首抒情小诗。首先,我们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入手,理解诗人所描绘的秋日景象:紫阁峰西、清渭河东,在野烟和夕阳的笼罩下,风荷老叶、水蓼残花,构成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这些景物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带有诗人的情感色彩,“萧条”“寂寞”等词就体现了这一点。
接着,我们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诗的后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自己厌倦宦游,而友人正处于失意之中,两人在秋日有着相同的思绪。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以及诗人当时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友人的理解。
在赏析时,要注意诗人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对秋日萧瑟景物的描写,更好地烘托出自己和友人的心境。同时,结合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平实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诗歌开篇“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描绘出一幅开阔又带有苍茫感的秋日傍晚景象,交代了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略带萧瑟的基调。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两句,选取了风中的老荷叶和水边的残蓼花这两个秋日典型意象,“萧条绿”“寂寞红”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形态和颜色,更赋予了它们情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情景交融。
最后“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由景入情,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宦游的厌倦和对友人失意的理解,点明两人在秋日里有着相同的心境,情感真挚,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境。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县西郊秋日之时,寄给友人马造的作品。从诗中“我厌宦游君失意”可知,当时白居易对官场游历已心生厌倦,而友人马造也正处于不得志的状态,诗人触景生情,将自己的心境与友人相联系,写下了这首诗。